9 月 22 日消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今日在社交平臺 X 就高通尋求收購英特爾的傳言發表觀點稱:“我的行業調查還表明,高通目前正在與英特爾進行收購談判。然而,如果這次收購發生,對高通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
郭明錤表示,并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 AI PC 芯片業務有幫助,但從微軟對 WoA 的承諾(其最新 Surface 機型都采用高通處理器 / ARM 架構),高通在 PC 市場的增長只是早晚問題。雖然收購英特爾可以迅速增加高通的個人電腦市場份額,但它的成本也很高。即使沒有收購,高通也能在 AI PC 市場實現增長。
郭明錤還稱:
為了在即將到來的 AI 時代蓬勃發展,高通的最佳策略是從 AI 智能手機芯片中快速產生現金流,同時擴大其在該領域的主導地位。該公司還應推動 AI PC 芯片的發展,建立涵蓋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的強大的設備端 AI 生態系統。此外,高通還需要通過戰略投資和收購來迅速增強其服務器 AI 芯片能力。
英特爾在傳統服務器市場的強勢地位對高通的吸引力有限。AI 服務器是服務器市場的未來之星,這也是英特爾目前的弱項。
高通擁有約 130 億美元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有價證券,市值約 1900 億美元。即使忽略收購溢價、相關成本、債務假設、后續管理費用等,僅英特爾約 930 億美元的市值就足以給高通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這將立即對盈利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可能使凈利潤率從目前的 20% 以上降至個位數甚至虧損(其中代工業務是最嚴重的拖累)。
高通最新季度資本支出約為 3.9 億美元。使用英特爾收購專用資金(預計需要超過 1000 億美元)來增加資本支出以追求 AI PC 和 AI 服務器的增長,風險會更小,管理效率也會更高。
考慮到在各國可能面臨的反壟斷調查,此次收購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即使高通為降低并購帶來的財務與管理壓力而出售部分英特爾資產,這也非一時三刻可以拍板定案。而上述不確定性在此并購進行中時,很不利于高通的股價交易情緒。
出于這些考慮,高通收購英特爾的動機并不強烈。如果這次收購成功,對高通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據我的調查和了解,高通在內部討論中也表達了對收購英特爾的保守態度。這證實了我聽到的一個謠言:高通是因為某“外力不可抗拒因素”的壓力,才去謹慎并被動評估并購英特爾的可行性。
IT酷哥注意到,郭明錤認為,目前高通最關鍵的重點應該是建立 AI 芯片的競爭力:
1、設備端 AI 智能手機芯片:高通在該市場擁有明顯優勢,是蘋果最大的競爭對手。
2、設備端 AI PC 芯片:隨著 Windows on ARM(WoA)的逐步優化,高通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3、AI 服務器芯片:高通的弱項。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6-115135-0.html郭明錤:高通收購英特爾的動機并不強烈,如果發生對高通可能是一場災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