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發文稱,該所和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合作,研發了新型除草劑——雙烯雙胺。
據介紹,由于百草枯的除草功能以及其致命的毒性均源于其本身化學結構的電子傳導功能。
其聯吡啶鹽結構不僅能夠通過攔截電子阻斷植物體內光合系統I的正常功能從而達到除草效果,也可以在人體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導致NADPH的耗竭和超氧自由基的形成,產生細胞毒性。
而雙烯雙胺是一個容易制備、穩定的“還原態”百草枯前體(不具備電子傳導功能的非聯吡啶鹽結構前體),只有當這種前體被噴灑在雜草上時,才能轉化為具有除草效果的百草枯。
也就是說,雙烯雙胺可在除草環境中(空氣、自然光和水存在下)轉化為百草枯,而在室內(無需暗室保存)無論以固態或水溶液形態,均表現出相當的穩定性。
中科院表示,雙烯雙胺有望開發成為替代百草枯的廣譜除草劑,不僅可能有助于保障我國乃至全球的糧食安全,而且有望防止因百草枯中毒導致的死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社會價值。
該項目近日以“Dienediamine: A Safe Herbicide as Paraquat Surrogate”為題目發表在植物科學領域頂級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論文:地址。
雙烯雙胺的鑒定、制備和轉化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5-31995-0.html安全性極高!揭秘中科院新型除草劑:除草環境才變成百草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