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7月17日消息,現代處理器極少公布核心面積、晶體管數量相關數據,但總能扒出來一些,銳龍9000系列這還沒上市就透露出來了,挺有意思的。
銳龍9000系列延續了chiplet布局結構,一兩個CCD加一個IOD,其中IOD完全沿用了銳龍7000系列上的那一個,還是6nm工藝、122平方毫米面積、34億個晶體管,密度為每平方毫米2790萬個。
CCD部分工藝從5nm升級為4nm N4P,面積從71平方毫米變為70.6平方毫米——是的,縮小了0.4平方毫米,也就是大約0.005%。
得益于新工藝新架構,幾乎不變的面積下,晶體管數量從65億個增加到83.15億個,也就是幾乎27%,密度也首次突破1億,達到了每平方毫米1.1778億個。
在移動端,Strix Point銳龍AI 300系列還是臺積電4nm(N4P),相比于Phoenix1銳龍7040系列、Hawk Point1銳龍8040系列,核心數增加4個,二級緩存增加4MB,三級緩存增加8MB。
面積自然大大增加,178平方毫米變為232.5平方毫米,增幅超過了30%,但晶體管數量暫未公開,相信也會大幅增加。
其實嚴格來說應該對比Pheonix2、Hawk Point2,也就是同樣“大小核”設計的,核心增加了2大4小,二級緩存翻倍增加了6MB,三級緩存增加了8MB,面積則增加了足足70%。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101491-0.html銳龍9000 CCD面積縮小0.005%!83.15億晶體管暴漲27%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