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近日陸續傳出公部門強制要求公務員不可在工作場域使用iPhone的消息,更甚之,連AirPods及Apple Watch等產品也被要求不可使用,且實施禁令的范圍據傳也在擴大當中,從中央機關擴大到各地方政府及國有企業等。
禁令實施范圍及落實力度會有多大,目前都還難以評估,可以確定的是,國內從上而下壓制蘋果(Apple)產品的風向,對于iPhone在國內市場銷售恐怕會帶來負面沖擊,臺系IC設計業者則有望成為意外受惠者。
事實上,在華為受到制裁之后,空出的旗艦手機市場有一大部分被蘋果搶下,過去幾年iPhone在國內市占率穩定向上,即便各大國內手機品牌銷售量陷入停滯,蘋果都能繳出不錯的銷售成長。
現在國內針對蘋果采取動作,再加上華為推出新機,時間不免太過巧合,讓人認為這似乎是設計好的策略。
該政策對iPhone在國內銷售會帶來多少影響,目前各方還是眾說紛紜,一方面禁令范圍還在動態變化,會擴大到什么程度還難以評估,風向會不會進一步吹向私部門,更是接下來觀察的重點。
另一方面,禁令是否真會左右國內消費者意向也很難斷定,事實上,過去幾年已有宣導工作場域不用蘋果產品,而最終禁令落實的嚴格程度,也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趨向。
可以確定的是,公職員工都需要準備一支國內品牌的手機,甚至是穿戴裝置等,即便消費者為了省錢,普遍購買最便宜的低端機種,都會額外帶動一波新的銷售動能。
同時,在國內手機市場供應鏈占有一席之地的臺系IC設計業者,包括手機SoC大廠聯發科、供應手機顯示驅動IC(DDI)的業者,及光學模塊、射頻前端等相關IC設計廠商,都有望成為意外受惠的對象。
有一方認為,華為近期推出搭載國內全自制芯片的新機,將攪動手機市場的平衡,但華為新機的量產狀況還不明朗,且考慮到多數受到禁令影響的消費者,可能只愿意用有限的預算購買較具性價比的機種。
以華為Mate 60 Pro系列人民幣7,000起跳的定價來說,并不符合相關需求,除非公部門真如傳言用補貼鼓勵員工購買華為新機,而華為的產能也跟得上,否則多數的需求還是會集中在其他國內手機品牌。
以這樣的需求趨勢觀察,確實有機會讓聯發科受惠,畢竟以中低端手機市場來說,聯發科還是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另一觀察重點是,高通(Qualcomm)和蘋果一樣都是美系品牌,難保未來會陷入采用美國產品的爭議。
由此觀之,聯發科原先已經不抱期待的下半年手機應用需求,或許會因為這波政策變化而浮現一縷生機。
責任編輯:朱原弘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461-0.html國內公部門iPhone禁令延燒 臺系IC設計成意外受惠者?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蘋果5G自研繼續受挫!再向高通低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