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蘋果秋季發布會如期而至。
本場發布會的重心,自然是落在全新iPhone的配置及價格上。好消息是,iPhone15系列并沒有如此前預期般的漲價;壞消息是,升級之處好像也“不那么明顯”。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諸如type-C接口、反向充電、潛望式攝像頭等器件和功能,安卓廠商們通常提都不會提;即使是發布會上盡力渲染的硬件級光線追蹤,高通和聯發科也早已先蘋果一步。
那么這一代iPhone,到底還有沒有可取之處?
大的亮點,是外援的功勞
本次iPhone 15 Pro/Pro Max兩款機型上搭載了A17 Pro芯片,這是全球首枚在消費電子領域實現量產的3nm制程芯片,也是蘋果第一次在手機上以“Pro”命名芯片,似乎在有意強調這枚芯片在性能上的跨越。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先說一個結論,這枚芯片擔得起“Pro”的后綴,也再一次佐證了當下蘋果在芯片領域仍是一騎絕塵。
CPU方面,依舊是那個熟悉的“2+4架構”,得益于芯片制程的提升,A17 Pro的晶體管數量相較于上代A16提升了18%,但核心性能高只有10%的提升。
當然,蘋果并沒有浪費掉3nm工藝制程的優勢。這一代A17 Pro的神經引擎在運行機器學習模型的速度提升了一倍,每秒可執行35萬億次操作。
可令人困惑的是,發布會上蘋果對A17 Pro的AI場景描述為:在本地端進行系統自動糾錯、從照片背景中提取主體等功能。這不由令人感慨,一枚算力已經達到35TOPS的芯片,就干這點活?
要知道,在車企中享受追星捧月般待遇的“高通8295”,算力也僅為30TOPS,而那枚芯片集成了計算機視覺、乘客檢測以及車機信息安全等功能。
這種"殺雞用牛刀"的感覺,與三個月前的WWDC大會何其相似,彼時蘋果發布的Vision Pro,其硬件層面的斷層式領先讓全球XR從業者為之震驚,但在產品演示時,其展現出的能力幾乎僅僅是圍繞居家與輕辦公場景展開。
唯一讓人感覺驚喜的是蘋果這次在GPU上的努力,除了峰值性能提升20%外,蘋果還在游戲能力上做了重點打磨,比如設計了全新的著色器架構并引入基于硬件級的光線追蹤。
A17 Pro上的光線追蹤效果展示,圖片來源:蘋果發布會
雖然去年聯發科和高通就已先后宣布支持硬件級光線追蹤,但畢竟兩家產品在算力和能耗上與蘋果A系列芯片存在著差距,因此更有理由相信,這一代iPhone 15 Pro/Pro Max有能力將手機游戲行業推上新的高度。
比如,直接在手機上玩3A大作?
發布會上,蘋果也明確表示《生化危機4:重制版》、《生化危機8:村莊》、《死亡擱淺-導演剪輯版》等幾款3A游戲將于今年陸續上線,并現場展示了相關游戲的演示動畫。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前兩款游戲的發行方——卡普空,還有它家的“RE引擎”。
作為一家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游戲公司,卡普空曾憑借《街頭霸王》、《鬼泣》、《怪物獵人》等游戲在業內維持著經久不衰的聲望,而后的RE引擎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游戲行業內的生態。
與虛幻引擎相比,RE引擎在游戲畫面的質感上要遜色不少,但其強處在于堪稱“逆天”的優化能力和跨平臺移植能力。
即使不怎么玩游戲的人,在提到3A游戲的時候,第一反應可能都是“這些游戲很考驗硬件配置”,而卡普空曾憑借RE引擎在2021年將3A游戲《怪物獵人:崛起》成功移植到Switch平臺上,后者作為硬件性能羸弱的代表,其芯片GPU水平僅相當于手機上的驍龍845處理器。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為什么蘋果會選擇《生化危機》系列作為首批登陸移動端App Store的游戲。
發布會上把iPhone15 Pro/Pro Max的游戲能力描述得天花亂墜,到頭來仍不免讓人懷疑,“手機上跑3A游戲”本質上是卡普空RE引擎的功勞。
繼續穩如泰山?
在談論蘋果的發布會時,經常可以看到一種極為割裂的現象:一邊是對蘋果拿不出“One More Thing”的失望,一邊是用戶不經思索的“買買買”。
如果基于結果導向,任何針對蘋果的討論都沒有意義,因為近幾個季度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高端機市場的前三名,基本都被蘋果的“中杯”、“大杯”、“超大杯”所壟斷。
但僅就國內市場來說的話,蘋果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恐怕很難維持斷層領先的優勢。
原因也是顯而易見的,華為正式回歸了。
與其他安卓品牌不同,華為與蘋果之間是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前者曾在2020年上半年,憑借0.1%的優勢(600美元以上44.1%市場份額,IDC數據)超越蘋果成為彼時國內市場高端機第一品牌,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隨后淪為各項榜單中的“others”。
而前不久Mate 60 Pro上市后,其在消費者中受到的追捧有目共睹。有產業鏈從業人士向虎嗅表示,在Mate 60 Pro上市后的第二天(8月30日),華為方面就同部分供應商追加了訂單,市場表現要遠超過此前的備貨計劃。
客觀的來說,Mate 60 Pro并沒有當年Mate 20系列和Mate 30系列那樣驚艷,但其品牌號召力與前幾年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梢灶A見的是,Mate 60系列一定會削弱蘋果的國內市場出貨量。
除了華為這個外部因素外,目前這一代iPhone也存在著內部的隱憂。
為了給碩大的機身減重,蘋果這次一改“祖傳”的不銹鋼中框,創新性地在中框材料上使用了鈦合金材料,從金屬性質來看,鈦合金材料有更高的硬度、更強的抗腐蝕性以及更輕的重量。
蘋果曾經在Watch series 5上使用了鈦合金材料,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但長久以來,很少有消費電子產品會使用這個材料作為外殼。一方面,是因為鈦合金材料價格昂貴,另一方面是因為其導熱性能較差。
蘋果對此的解決方案是在中框內部使用鋁合金材料,外部使用鈦合金材料。但眾所周知,固體表面之間是存在界面間隙的,兩種金屬之間存在的導熱系數又不相同,因此不排除這個鈦合金中框會對iPhone 15的散熱表現造成影響。
說完內憂外患,全新的iPhone 15系列在國內市場還有優勢嗎?當然有,而且很大。
實際上,除了部分忠實的果粉和數碼愛好者外,大部分用戶在購買iPhone時,根本不會關心配置如何,相比之下,他們更關心外觀方面是否有“辨識度”,以及產品體驗。
在iPhone 15系列上,外觀方面大的變化就是上代的Pro/Pro Max機型上的“靈動島”下放到了全系列,而這恰好又是能夠為用戶帶來體驗升級的一項功能。
個人觀點,這項“舊瓶裝新酒”的功能,或許會是蘋果今年在華銷量的關鍵勝負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346-0.htmliPhone 15的大賣點 要歸功一家日本公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