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美國商務部長訪中期間,未舉行產品發表會、「偽低調」地開放Mate 60 Pro預購,隨著這款使用華為自研5G芯片手機的面市,一場美中科技角力戰的新風暴正醞釀成形中。
DIGITIMES Research認為,華為若在中芯14納米及7納米制程產線設備及人員的協助下,能持續生產更多5G及其他手機相關芯片,于手機市場重振雄風,那么最受沖擊的兩大IC設計業者將是高通(Qualcomm)與聯發科,其中又以前者為最大輸家。
2020年5月及8月美國對華為祭出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制裁與封禁,導致華為在該年9月中后不能透過臺積電等代工業者生產自研芯片,而其他IC及IDM業者供應華為任何半導體元件亦必須事先取得美國政府許可。
華為當年可說是面臨重大危機,產品出貨規模動輒以千萬甚至以億計數、會快速耗用半導體元件囤積庫存的消費終端事業,更是面臨生死存亡關頭。
高通及英特爾(Intel)為首眾多美系半導體業者,為求能繼續供應華為,不斷游說美國政府縮減禁供的半導體元件范圍與種類、放寬出貨許可的取得門檻。于是美國政府從2020年第4季起持續核發各式半導體元件的供貨許可,最終2020~2023年期間針對華為的半導體元件禁供令,實質上僅限于5G相關及高運算力芯片等小范圍類別。
高通等美商3年前的游說移動,當時顯然是著眼于不愿流失來自華為這個大客戶的訂單。雖某特定業者出貨規模因故縮減或消失,但需求不會因此實質減少,只會由其他業者瓜分該業者流失的市場,對于上游零組件的整體需求亦不會縮減。
2019~2022這4年的期間,在美國禁令箝制下,華為手機出貨規模與市占不斷下滑,從2019年的最高峰的超過2億支、全球市占16%,萎縮至2022年約2,000萬支、全球市占1.7%。借助于高通4G芯片的供應,華為非常辛苦地維系手機事業的經營運作。
華為流失的市占,主要由OPPO、vivo、小米及榮耀4家國內品牌業者,與蘋果(Apple)所接收。此消彼漲之下,這4家國內品牌合計市占從2019年的稍高于2成,成長至2021及2022年的接近4成;主要接收華為高端機種市場的蘋果,在此期間市占水準也從1成5提升至2成。
在遭受美國禁令拘束之前,華為手機處理器采用海思設計的自家芯片為主,少部分外購高通及聯發科的芯片為輔。而前述4家國內品牌手機產品,在2019~2022年并未使用自研處理器,絕大部分皆采用高通及聯發科的方案,蘋果則是于iPhone中采用高通基帶芯片。
一旦華為借由自研芯片的復活,推出更多5G機款搶市,上述五家業者就得把過去從華為手中接收的市占逐步又還回去,在購買使用華為產品已成為民族自信及愛國情懷投射的國內市場尤甚。
這樣的市場版圖變動意味著:因主力客戶群市占衰退,高通與聯發科的手機芯片事業將遭受打擊,而相較于聯發科,高通還須多承受來自蘋果基帶芯片訂單的削減。
換句話說,高通及英特爾等美商在2020年要求美國政府放寬對華為禁令的舉措,3年后反而害了自己。
若長期欠缺半導體元件供應,華為過去3年有很大的可能完全結束掉包含手機在內的消費終端事業,改為傾全力于維持其他事業的經營運作,也就不會迎來打著全自研全自制決心的華為回頭搶食市場。
責任編輯:朱原弘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8757-0.htmlResearch Insight:華為攜手中芯 誰會是最大輸家?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