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星自研Exynos芯片的發展歷程可以說是命途多舛。很明顯到了2nm這個關鍵的技術節點上,三星正全力押注Exynos 2600這款旗艦SoC了。
這不僅是一枚新一代移動芯片,更代表著三星在2nm GAA工藝、封裝技術、GPU架構與端側AI能力上的一次全面升級。對于曾在前代因良率與發熱問題飽受批評的Exynos系列而言,Exynos 2600是三星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從已曝光的跑分與產業信息看,Exynos 2600將是三星首款采用2nm GAA工藝的旗艦級芯片。泄露信息顯示,Exynos 2600擁有1+3+6的十核設計,主頻高達3.55GHz,中高性能核/能效核更多側重多線程性能與能效相平衡。
Exynos 2600的GPU也經過了相當可觀的升級。多條跑分泄露表明其搭載的Xclipse 960在早期3DMark(Steel/Nomad Light)測試中得分領先于現役驍龍8至尊版的Adreno 830。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跑分屬于開發階段測試,測試平臺散熱條件比較優秀,在量產機的輕薄機身中比較難實現,取決于手機的散熱設計。即便是按照這個成績,Exynos 2600的GPU打的也是已經發布一年上代旗艦(九月,第二代驍龍8至尊版發布在即),存在發布即落后的尷尬局面。
為了優化此前廣為消費者詬病的過熱與續航表現,據報道,三星在Exynos 2600的封裝與熱管理上引入了諸多改進,包括所謂的Heat Pass Block(HPB)以及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等技術,目標是把芯片的瞬時峰值性能更有效地轉化為長時段可用的持續性能。
若這些封裝/散熱措施在量產中真正落地,將顯著提升芯片在真實手機端的表現穩定性。
目前來看,作為三星首款2nm制程工藝的旗艦芯片,Exynos 2600面臨的大變量仍是能否按計劃量產。2nm是業界目前先進制程,晶圓良率、封裝良率與調校節奏都會影響出貨節奏和成本。
業界普遍預期三星在短期仍會保持混合供應策略,也就是對在部分市場如歐洲采用Exynos,而在像中國、美國市場采用驍龍旗艦芯片以防影響口碑。
三星Exynos 2600的大賣點是其基于三星自研2nm GAA工藝,至少從紙面數據上,相較于以臺積電3nm(N3P/N3B等)為制造節點的競爭對手,Exynos 2600是有制程領先的,這通常意味著能效與晶體管密度方面的優勢。
第二代驍龍8 Elite的泄露信息顯示,高通應該會繼續采用臺積電的3nm N3P工藝,同時通過更高的單核頻率(可能高達4.8GHz)與更大緩存(16MB)策略來提升峰值性能。
而聯發科的天璣9500也將基于3nm制程,并以更具競爭力的GPU和AI能力在中高端快速擴張,也力求在旗艦市場找到更多增長點。
對于三家廠商來說,他們之間的競爭并非單純的“賽博斗蛐蛐”。高通的強項在于成熟的軟硬協同和全球供應鏈優勢,在高端市場長期占據頭把交椅。聯發科憑借更有競爭力的成本以及產品的快速鋪開方面蠶食市場,近幾年也在向高通旗艦發起挑戰。
而三星如果想要通過Exynos 2600重拾旗艦話語權,就必須在2nm良率、封裝良率、調度與長期穩定性這幾處同時交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技術規格只是一張入場券,但真正決定市場地位的是從“芯片到手機再到用戶體驗”的全方位優化。
三星能憑借Exynos 2600重整芯片業務旗鼓嗎?目前來看很難。
如果Exynos 2600真的能兌現2nm制程所能帶來的代際提升,那么它可能會成為三星實現旗艦芯片崛起的一大助力,在游戲、圖像處理與本地AI場景上帶來不同的聲音。
但在長期的調度優化以及與市場認可度方面,高通與聯發科仍是實力強勁的對手。展望一下,要是三星真能把實驗室跑分的成果帶到量產機上,并在良率與封裝上把風險降到可控范圍,Exynos 2600才有真正回歸并威脅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的可能。
反之,它無非再一次重蹈覆轍,只能做區域性替代品而非主流市場的旗艦主力。不過話又說回來,Exynos系列未達預期也不是一兩次了,或許我們保持謹慎期待會更合適。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76580-0.html截胡高通聯發科!全球首款2nm Soc來了 三星想打翻身仗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