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art_content" data-v-2db172e6>
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發布初步裁決,認定京東方及其子公司侵犯了韓國三星顯示的OLED面板商業機密,并建議對京東方相關產品實施“進口禁令”和“停止令”。這一裁決可能對蘋果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京東方是蘋果iPhone屏幕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據供應鏈透露,目前蘋果在售的iPhone 15、15 Plus、16、16 Plus以及16e等機型中,很大一部分屏幕來自京東方。尤其是iPhone 16e,其屏幕供應中超過一半來自京東方。若裁決最終生效,美國市場上的iPhone供應或將受到沖擊,蘋果可能需要依賴三星和LG擴產,甚至尋找新的供應商,這可能導致新iPhone價格上漲或供貨緊張。
三星曾憑借技術壟斷,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近年來,京東方等國產屏幕廠商通過自主研發和全產業鏈支持,迅速崛起。據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國產廠商在全球智能手機OLED面板市場的份額已達到50.7%,首次超過韓國企業。
2020年,京東方憑借藍鉆排列技術進入蘋果供應鏈,為iPhone 12標準版供貨。2024年,其柔性OLED面板出貨量占比達22.3%,位居全球第二。業內人士分析,京東方在同品質下價格更具競爭力,未來有望進一步挑戰三星的市場地位。
三星顯然不愿輕易讓出主導權。自2022年起,三星多次向ITC提起訴訟,指控京東方侵犯其OLED技術專利及商業機密。而京東方也展開反擊,先后在中國和美國起訴三星侵犯其專利。此次ITC的裁決正是針對三星2023年發起的商業秘密侵權訴訟。
值得注意的是,國產屏幕的崛起已為國產手機廠商帶來顯著優勢。據數據顯示,2024年,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品牌中,國產柔性OLED的滲透率高達98.2%。從曾經依賴三星屏幕,到如今具備自主選擇權,國產廠商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顯著提升。
此次事件不僅關乎蘋果和京東方,更折射出全球OLED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未來,這場競爭將如何演變,仍需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