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就能暴打藍牙 星閃是怎么做到的?
我們現在手機上所使用的Wi-Fi和藍牙兩大標準,皆誕生于上個世紀90年代,雖然目前標準和產業已經非常成熟了,但也存在兩大標準間割裂嚴重、歷史負擔重(版本多、需芯片修改、BT與BLE互不兼容)、創新發力與演進減速(SIG HDT標準定稿遙遙無期)等問題。
既無法做到技術標準“自主可控”,也無法滿足當前復雜連接場景,以及國內萬物互聯的新變革需求。
特別是在華為被制裁之初,Wi-Fi聯盟與藍牙聯盟態度曖昧,甚至一度將華為從聯盟中除名。
標準聯盟應該是完全公開公正公平,不受政治干預的,而且華為在WiFi、通信和無線傳輸領域的積累和分享技術一直都是行業領先,但卻依舊受到了這樣不公平的待遇。
所以2020年9月22日,星閃聯盟成立,星閃就此誕生。
星閃(NearLink,舊稱SparkLink)是一種無線電短距離通信技術,其標準由星閃聯盟(SparkLink Alliance)制定和規范。
星閃聯盟主要在標準制定、測試認證、發展策略、生態構建、應用示范、技術交流、對外合作等方面開展工作。
相比Wi-Fi和藍牙,擁有后發優勢的星閃具備三大顯著特點:
融合架構,一標多模。
星閃分為兩種模式:SLB、SLE,前者對標藍牙,滿足低功耗輕量級連接需求,后者對標Wi-Fi,應對高速率、大傳輸、高質量連接場景。一標多模,意味著星閃可以同時更好地應對藍牙、Wi-Fi兩個技術標準的短板,更好地解決當前行業痛點與應用難點。
技術更先進、標準更領先。
星閃并不是藍牙和Wi-Fi的粗暴糅合,而是同時具備兩者的優點,相比藍牙,星閃具有更低能耗(僅為藍牙60%)、更快速度(6倍以上)、更低時延(僅為藍牙的1/30)、更穩連接(抗干擾靈敏度相比藍牙提升7dB)、更廣覆蓋(相比藍牙提升2倍以上),以及更大終端組網數量(相比藍牙10倍以上)等優點。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未來,你可以同時控制多組智能家居,不再有同步問題,你可以放心用無線耳機打游戲,看比賽,不再有音畫延遲,你可以讓你的電腦同時連接各種無線設備,鍵盤,手柄,耳機,鼠標,不需要拿著2.4G接收器換來換去。
最關鍵的還是自主可控。
星閃的發起和主導方是星閃聯盟,目前擁有超過320家會員單位,覆蓋了國內最上游的TOP高校、研究所,一直到芯片的設計廠商、芯片的制造、芯片模組,以及三大運營商、終端廠商與頭部車企。
不過星閃是依賴于硬件的,單純的軟件更新無法提供星閃功能,華為Mate 60系列是目前唯一支持星閃功能的手機,而幾乎同時發布的更加高端的華為Mate X5則不支持,原因就在于Mate X5只是Mate X3更換處理器的版本,并沒有添加星閃的硬件芯片。
不過在配件方面,目前星閃的發展還是非常良好的,首款Nearlink星閃鼠標,雷神ML903星閃版就已經在上個月發布了,無線延遲僅有250微秒,VGN旗下獨立品牌VXE也宣布了,蜻蜓R1系列即將發布支持星閃技術的鼠標,可以說設備全民化,指日可待。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2480-0.html出道就能暴打藍牙 星閃是怎么做到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