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全球AI界領導者先后來臺,上半年有NVIDIACEO黃仁勛、超微(AMD)CEO蘇姿豐的到訪,日前則有日前OpenAI創始人Sam Altman的旋風式來訪,不過,Altman的閃電來訪,并未對產業界帶來太多激烈的回響,想知道為何如此嗎?
另外,供應鏈普遍認為,2023年手機銷售狀況已難成長,真正的復蘇可能要等到2024年,不過隨iPhone 15系列開出相對穩健的首波銷售成績,顯現出消費力道還是有一些恢復。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華為再添「星」品 衛星通訊標配指日可待
華為秋季發表會除了推出Mate 60 RS手機、各項智能裝置外,值得關注的還有新亮相的智能手表同樣搭載雙向北斗衛星傳訊,這也是華為繼2023年初發表的智能手表后的下一個具有衛星通訊功能的裝置。
衛星通訊過去對于一般消費者而言屬于遙不可及的領域,一方面對多數人來說大多身處具有地面網絡的地區,對于衛星通訊的需求不大,另外一方面,衛星通訊屬于小眾市場,從過去各項衛星電話等衛星通訊設備來看,除了硬件昂貴外,仍要支付衛星服務費用才能運作。
高通提前導入3納米? 業界提觀點抽絲剝繭
近日業界流傳一份高通(Qualcomm)向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寄送的電子郵件截圖,并指出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 8 Gen 3,將有采用4納米和3納米兩種不同制程的版本。由于信件截圖難以分辨實際真偽,相關消息一出,業界和消費市場的反應不一。
半導體供應鏈業者普遍對傳言持保留態度,表示高通旗艦手機SoC應該早就確定要到2024年導入臺積電N3E制程,推出兩種版本也不符合營運邏輯。消費者則對此傳言持高度興趣,期待3納米產品能夠帶來的使用體驗。
專欄:半導體與貝爾實驗室
董事長劉德音在研發大樓落成慶祝儀式中,特別提到希望將臺積電的研發中心,打造成臺版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這座我學生時代心目中的科學圣地,是造就15位諾貝爾獎得主的殿堂,包括2位華裔的崔琦及朱棣文教授。研究半導體的學者若此生沒到過貝爾實驗室做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如同伊斯蘭教信徒沒去過麥加朝圣般。
美打壓逼半導體成長 國內迎下個黃金十年?
美方禁令不斷加碼,國內本土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卻逆勢成長,國內半導體產業協會IC分會理事長葉甜春表示,美芯片法案一系列手段打壓,反而倒逼國內科技自立自強,擺脫路徑依賴,開辟新賽道、打造新生態,他預言,國內半導體又一個黃金十年正要到來。
2023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大會9月25日舉行,國內IC創新聯盟秘書長葉甜春,與清華大學教授、國內半導體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魏少軍等人與會,兩人一直被視為國內半導體規劃兩大「總師」,發言頗受矚目。
Open AICEO旋風來臺 雷聲大雨點小
永齡基金會25日舉辦AI大師論壇,原本來賓名單中列有吳恩達、前富士康集團副董事長李杰和召集人郭臺銘,前一日名單突然新增Sam Altman。
不過,不少在場人士表示,臺裔科學家、OpenAI前沿研究總監Mark Chen是一大亮點。其出生于臺灣,曾就讀新竹實驗中學,在OpenAI團隊負有重任。
責任編輯:陳奭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1606-0.html每日椽真:高通提前導入3納米可信度多高? | 為何Open AICEOSam Altman來臺雷聲大雨點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高通和全球領先的智能手機制造商合作,在智能手機上支持Snapdragon Satellite
下一篇: 歐盟吁蘋果:應向競爭對手開放軟硬件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