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21日,首屆明月湖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活動在重慶召開,期間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聯盟、國內首個空天信息產業共同體、首個空天信息產業1000億規模基金群等多個創新行動集中發起。
活動期間,華為無線技術實驗室6G首席科學家王俊,在會上正式發布了基于再生衛星的在軌實測結果。
據悉,華為基于哈工大龍江三號低軌寬帶再生衛星,進行了一系列 Ka NR的NTN試驗。
實測結果表明:基于NR傳輸體制完成LEO再生衛星的在軌測試驗證,下行最高譜效達4.21bps/Hz,上行最高譜效2.7bps/Hz;下行最高吞吐量為660Mbps,上行最高吞吐量為135Mbps。
再生星在軌實測場景和參數如上圖所示,分為VSAT用戶和相控陣用戶,均為Ka頻段。
載荷模式為星上處理(即OBP模式),單波束帶寬最大200MHz,8波束,上層業務為星地數傳/T2T數傳,波束形態支持凝視/非凝視波束場景,天線指向、功率、AMC、帶寬、波形等可動態重構。
這里,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是TP模式(Transparent),什么是OBP模式(On Board Processor)。
當前,對于LEO通信體制,主要分為NR-NTN與DVB兩種。隨著NR-NTN在LEO領域的興起,將衛星通信系統與5G相融合,取長補短,共同構成全球無縫覆蓋的海陸空天地一體化綜合通信網,滿足用戶無處不在的多種業務需求,是未來通信發展的重要方向。
其中,NTN有兩種典型的傳輸類型:透傳與非透傳。
對于透傳模式(TP模式),載荷只進行射頻濾波和變頻放大處理,波形不變。
對于非透傳模式(OBP模式),載荷將進行射頻濾波、變頻放大、調制/解調、切換和/或路由、編碼/調制等處理。
下面描述了基于無線接入網(RAN)原理的5G環境下NTN架構的4種可能選項。
基于TP模式的手機直連衛星服務:衛星或天線會以透明的方式在gNB和終端之間傳遞“衛星友好型”NR信號。
基于OBP模式的手機直連衛星服務:衛星或天線會搭載全部或部分gNB,以產生/接收“適合衛星使用”的新空口信號。這需要足夠的機載處理能力,以便能夠搭載gNB或中繼節點功能。
基于TP模式的手機+中繼+衛星服務:衛星或天線將以透明的方式在gNB和中繼節點之間中繼“衛星友好”NR信號。
基于OBP模式的手機+中繼+衛星服務:衛星或天線搭載gNB的全部或部分以產生/接收“衛星友好”的NR信號至/從中繼節點發出。這需要足夠的機載處理能力,以便能夠搭載gNB或中繼節點功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04390-0.html華為發布NTN LEO衛星在軌實測結果,下行最高660Mbps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5G NTN多普勒頻偏補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