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道:“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雖非最熱,卻正是酷熱“三伏”的前奏,暑氣漸盛,萬物蒸騰。
飲食·調脾胃
“夏月伏陰在內,暖食尤宜”(明·龔廷賢《壽世保元》)
清熱解暑:多吃性質寒涼或平和的食材:瓜類、綠豆、荷葉、蓮子等。
健脾祛濕:夏季濕氣重,易困脾,導致食欲差、腹脹、乏力:赤小豆、薏米、白扁豆、山藥、芡實等。
益氣養陰:出汗多會耗氣傷津,需適當補充:鴨肉、藕、百合、銀耳、烏梅等。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礦物質:綠豆湯、清淡的湯羹(冬瓜湯、絲瓜湯、番茄蛋湯)等。
#小程序://上海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堂官方商城/7Zp2z6svah0EVMa
#小程序://上海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堂官方商城/4oKH3YSFQJK9qlF
起居·順天時,避虛邪
“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宜:夏季宜稍晚睡(不超23點)、早起(5-7點),順應陽氣升發。
忌:貪涼久臥,免傷陽氣。
“暑月不可露臥,勿沐浴當風”(元·丘處機《攝生消息論》)
宜:空調溫度≥26℃,避免風口直吹(尤其后頸、腹部)。
忌:汗后勿急沖冷水澡,防“陰暑”(寒濕內侵)。
情志·靜心養神,忌動肝火
“使志無怒”——《黃帝內經》: 保持平和心態,避免過度發怒。
“靜養勿躁”:順應夏季“生長”的陽氣,但避免被暑熱催生心火,宜靜心、安神。
“疏泄有度”:適當宣泄不良情緒,避免郁結化火。
“調和氣機”:保持氣血運行順暢,避免氣滯、氣逆。
#小程序://上海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堂官方商城/cQ4S3akoVqeakss
防病重點·冬病夏治,防暑濕
防暑濕病:常備藿香正氣水(防中暑/腹瀉)、十滴水(防痱子)。煮艾葉水泡腳(15分鐘)驅寒濕。
“三伏貼”預備:小暑后進入“伏前培元”階段,陽虛者可咨詢中醫貼敷大椎、命門穴。
腸胃防護:食物現做現吃,涼拌菜加蒜泥殺菌,隔夜菜堅決不食。
#小程序://上海同濟堂藥業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堂官方商城/mdHYYozaNgrlBNk
《黃帝內經》提示:
“夏三月…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
小暑養生重在 “外散內守”——外散暑濕之邪,內守心神陽氣,方能安然度夏。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0-168587-0.html節氣養生系列專題|小暑養生,清熱解暑、健脾祛濕、益氣養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