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2025年6月30日上午9時30分,伴隨開市的鑼聲回蕩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大廳,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入駐企業——云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9678.HK)正式登陸港股主板。作為園區人工智能領域的標桿企業,云知聲開盤價報205港元/股,成為年內港股表現最亮眼的科技新股之一。其背后的“搖籃”——由老舊家具廠蝶變而來的金隅智造工場,作為首屆“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的項目,再次以硬核實力印證了首都存量空間煥新賦能產業升級的成功路徑。
鳴鑼開市 開啟新程
上市儀式現場,云知聲創始人黃偉博士與聯合創始人梁家恩博士共同執錘敲鑼。黃偉在致辭中表示:“云知聲將肩負‘用AGI創建互聯世界’的使命以香港為支點,推動中國人工智能技術全球化發展的責任。”此番宣言,彰顯了中國AI企業開拓國際資本市場的決心。
云知聲的成長軌跡折射出中國AI產業的崛起之勢。據招股書披露,2024年該公司營收達9.39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25%,其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已覆蓋166家醫療機構,API月調用量峰值突破10億次。此次上市募資凈額逾2億港元,約45.6%的資金將投入技術研發,將持續加強公司在AI領域的技術優勢。
空間賦能 厚植沃土
云知聲的研發總部扎根于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的核心金隅智造工場。這片曾轟鳴著天壇家具生產線的老工業基地,正是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的典范之作。園區改造并非簡單的推倒重建,而是精準把握硬科技企業的核心需求,創造性保留了高達85%以上的工業遺存空間。6-27米的層高、5噸/平方米的地面荷載,這些烙印著工業基因的特質,為云知聲等需要特殊研發環境(如小試中試、重型設備布局)的硬科技企業提供了難以復制的空間載體,使數據管線在昔日的生產骨架中奔流不息。
金隅智造工場的價值遠不止于物理空間的轉換。它代表了北京在城市減量發展背景下,探索“騰籠換鳥”、推動產業迭代升級的智慧,與懷柔區金隅興發科技園等一道,構成了首都盤活存量空間、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圖譜,為全國超大特大城市工業遺存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北京方案”。
更宏大的創新圖景在科技園70萬平方米的版圖上鋪展。云知聲所在的金隅智造工場,與毗鄰的金隅智薈中心、聚焦前沿生物醫藥研發的金隅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形成技術共振。園區內還布局了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院士專家創新基地等10大公共服務平臺,為云知聲等企業提供從技術驗證到成果轉化的全周期支持。此外,園區內另一家上市公司國能日新同樣在此實現技術突破,與云知聲共同印證了這片土地的創新濃度。
生態聚力 科創躍升
云知聲從技術研發到登陸資本市場的歷程,折射出科技園區“空間載體、產業服務、資本鏈接”的創新生態閉環。這種以城市更新為基底、以產業升級為路徑的實踐,正為首都科創建設提供可復制的范式。
梯度成長體系。通過“物理空間租賃+產業租賃(孵化)+創新產業服務”運營服務體系,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為企業提供從創意種子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長成參天大樹的全生命周期成長需求。
資本賦能通道。園區運營方金隅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海淀區政府設立“金隅海淀”科創基金,已投資十余家科技企業。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搭建的產學研資源網絡為企業上市對接產業合作伙伴提供重要支撐。
頂尖人才磁場。園區內院士工作站集聚朱日祥、王華明等十余名院士專家,創新人才占比近半。依托“央地人才對接”“千人進千企”等專項計劃,云知聲核心團隊吸納了來自頂尖高校的科研力量,成為技術突圍的關鍵支撐。
隨著云知聲的成功上市,中關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園的創新裂變仍在延續。目前園區已集聚曠視科技、銀河航天等二百余家科技企業,誕生了國內首臺高功率飛秒振蕩器、首顆24Gbps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金隅智造工場榮譽墻上的“中關村特色產業園”“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等獎牌,與云知聲新添的上市喜報,見證著這片熱土從機器轟鳴老工業基地向國際科創高地的蛻變,這是首都“減量發展”背景下城市更新的生動實踐,更是“從建材城到科學城”的時代跨越。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0-166258-0.html云知聲登陸港交所市值破220億 中關村西三旗科技園誕生AGI上市標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