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消息,都說是貧窮限制了想象力,但其實更是見識,誰也不能真實描繪自己沒接觸過的東西,人們可以想象出拼接組合的鬼神與怪獸,但沒幾個知道天天用的馬桶構造的,更不知道原理。
晚清時期官員憑想象繪制的紐約第一高樓。他能想到層數很多,但想象不出電梯,所以只好用轆轤和籮筐代替。因為中國古代城墻上是經常用這個上下的,避免敵軍趁亂攻破城門。
1885年,美國建筑師詹尼放棄了傳統的承重墻結構,首次大膽采用鋼框架結構,成功設計和建造成10層的美國芝加哥國內保險公司大樓,并成為當時世界高建筑。
這種很高的建筑被美國人叫作Skyscraper building,Skyscraper是Sky(天)和Scraper(摩擦物)的合詞,后來Skyscraper building就被漢譯為“摩天大樓”,指很高的大樓。
《點石齋畫報·第一高樓》中付文:
美國撥分屯營造司近因市中地價日益昂貴,乃創建二十八層樓。高三百五十尺,周廣八十丈,柱以鋼為之;其下一層全無障隔,設梯二道,并置起落機器十二架,編定逐層號樓,欲由某層達某層,則按號坐于其上,自由轆轤遞送,瞬息即到,無須用力;其余二十七層皆隔為二十八間,除每層占去機房一間,合計共得七百二十八間。絕頂登臨,憑欄俯瞰,真有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之慨。
這段文字顯然譯自西方消息報道,描述得很正確和清楚,但再看一眼想想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75102-0.html皇帝種地用金鋤頭:晚清中國人想象的紐約第一高樓 大寫的囧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