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歌股份,曾因大V“何同學”帶火其電動升降桌而備受外界關注。
近日,這家“中國人體工學第一股”發布季度報,其營業收入為15.44億元,同比增長37.6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76.63萬元,同比減少35.17%。并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579.82萬元,同比減少37.52%。
在行業專家看來,樂歌如今“規模擴張”與“盈利承壓”出現失衡,隨著新會計租賃準則的實施,進一步加劇了樂歌的財務壓力。本文將從以下幾點展示樂歌出現的相關問題:
第一,“人體工學第一股”樂歌近期開啟裁員,裁員規模在兩百人以上。裁員主要針對兩類人,一是試用期員工,二是高薪員工。
第二,樂歌公司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6.99%,公司重點海外倉業務進展嚴重放緩,但董事長項樂宏薪資增長98.17%,副董事長姜藝薪資增長90.34%,兩人系夫妻關系。
第三,員工爆料,樂歌加班嚴重,離職率高。曾宣傳的免費一日三餐及下午茶已被取消,加班費也即將取消。
第四,樂歌董事長項樂宏運營抖音個人IP粉絲量已破300萬,但股民們認為其“不務正業”,并直言“泡抖音研究宏觀經濟,一個老總不是應該全身心搞研發和產品嗎?”
裁員被指不厚道,員工稱福利“縮水”
今年4月以來,不少樂歌員工被裁。多名被裁員工向《BUG》欄目指出,如今裁員仍在分批次進行中,此次裁員既包含許多即將滿六個月的試用期員工,也包括不少老員工。有員工表示,樂歌裁員并沒有提前30天通知,并且不按規定賠償,大家認為這違反了勞動法,已有被裁員工申請勞動仲裁。
員工奇才(化名)向《BUG》欄目透露,自己2023年4月入職,至被裁時已工作近兩年。公司以他違反員工手冊中“三個月內遲到早退8次以上”的規定為由將其辭退,且不給予賠償。但該員工表示,公司本規定每月允許員工遲到3次,他實際遲到次數也未達到辭退標準,他認為僅依此規定被辭退不合理。
對于裁員人數,奇才表示,目前已經裁掉的有兩三百人,主要針對兩類人,一是試用期員工,二是高薪員工。
另一位被裁員工項羽(化名)表示,樂歌裁員無疑是在降本增效。公司此前招聘時和對外宣傳中提到的員工福利正在不斷縮減,包括免費的一日三餐被改成早午餐收費并且取消晚餐,免費下午茶也沒有了。
此外,還有諸如取消加班費,取消停車費補貼,在辦公用地緊張時退租寫字樓等措施,以此降低成本。“我們部門就有這種情況發生,四五個應屆畢業生,去年冬天進來的,因為他轉正試用期是半年,剛好現在要轉正,但基本上都被裁了。”
圖片來自被采訪員工
項羽還提到,自己在樂歌工作一年,公司內存在著嚴重的內卷情況,加班現象普遍,部分項目組員工甚至需加班到凌晨四五點,但加班費卻極低,每晚僅30元。
對于公司是否開啟了大范圍裁員,以及裁員過程中是否按照勞動法相關規定履行賠償等相關問題,《BUG》欄目致電樂歌官方,相關人員僅表示“這個我們人事部門會統一處理”便匆匆掛掉電話,截至發稿,官方暫無其他相關回應。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樂歌股份董事長,其在抖音上也作為企業家IP“風頭正盛”,項樂宏個人抖音賬號上不僅發布各種教創業者如何經營企業的相關內容,還進行跨境電商領域的行業分析和解讀。
而在這種個人IP背后,實際上也存在商業方面的考量,項樂宏的個人簡介中就提到“海外倉入駐請聯系”,這實際上就是在為樂歌的海外倉業務進行宣傳。
但不難發現,公眾對其態度呈現兩極分化,不少評論留言都與“股價下跌”“被坑”等相關,更有用戶指出“泡抖音研究宏觀經濟,一個老總不是應該全身心搞研發和產品嗎?”
利潤大幅下跌,董事長薪酬卻翻倍
樂歌股份的主營業務包括智能家居和海外倉兩大板塊。近幾年,樂歌股份明顯加大了對于海外倉的投入。
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15.4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22億元增長37.69%。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76.63萬元,較上年同期的7985.10萬元減少35.17%。并且,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579.82萬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129.09萬元,減少37.52% 。
值得一提的是,樂歌年報中指出,2024年公司毛利率為29.15%,同比下降7.38個百分點;凈利率為5.92%,較上年同期下降10.32百分點。同時,盡管海外倉業務占比越來越大,但其毛利率為10.37%,遠比不上其智能家居產品43.16%的毛利率,這些內容在第一季度財報中未被提及。
對于年報中的虧損,樂歌官方解釋為,2024年,海外倉運營面積同比大幅增加,受新會計租賃準則租金前置影響,以及新倉貨架安裝過程較長,庫容需要逐步釋放和爬坡,且在探索新模式、新業務,新產品研發投入大幅增加,研發、營銷、IT人員增加較多,使得成本上升。加上海運費整體處于高位,增加了跨境電商業務的成本,影響了利潤。
盡管樂歌如今海外倉項目占比越來越大,但這一重資產行業投資回報周期更長,外部風險更大,這些都給樂歌股份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
例如,樂歌在年報中曾指出,美國佐治亞州Ellabell海外倉項目因項目建設規劃及審批流程溝通推進耗時較長,影響了項目整體招投標建設進度,因此其建設期由 18 個月延長至 30 個月。
要知道,去年11月下旬,該項目破土動工,預計總投資金額高達7800萬美元(折合約6.5億元人民幣),項目規劃占地面積約100萬平方英尺,如今大幅推遲進度,可能將會對未來盈利造成影響。
即便在凈利潤大幅下跌和海外倉業務受阻的情況下,樂歌高管的薪酬卻再創新高。董事長項樂宏2023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45.85萬元,到2024年增長到了289.04萬元,同比增長98.17%,副董事長姜藝2023年薪酬為98.13萬元,到2024年增長到了186.78萬元,同比增長90.34%。
此外,《BUG》欄目還發現,在所有高管層中,項樂宏和姜藝二人薪酬上漲幅度為高。
截至發稿,樂歌股價收盤價為15.27元,相較于近一年高點20.1元已下跌24%,而距離其歷史高點44.8元已下跌65.9%。
專家:“押寶”海外市場隱患大
上海夏至良時咨詢管理公司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向《BUG》欄目表示,樂歌股份當前的核心矛盾在于“規模擴張”與“盈利承壓”的短期失衡。其公司戰略重心向重資產的海外倉傾斜,但該業務毛利率僅10.4%,遠低于智能家居業務的43%,疊加傳統產品增速放緩,雙輪驅動模式尚未形成有效協同。
在他看來,伴隨海外市場波動與內部管理風險,可能進一步放大其業績壓力。樂歌未來的關鍵在于提升海外倉運營效率,并通過智能家居業務創新與海外倉服務協同。若短期內無法改善現金流與庫容利用率,外部環境波動或將持續擠壓盈利空間。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從樂歌股份的財報數據來看,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這表明公司在市場拓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其“左手產品右手海外倉”的商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然而,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的同比下降,則揭示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面臨的挑戰。官方解釋中提到的海外倉運營面積增加、新會計租賃準則影響、新倉貨架安裝周期長、庫容釋放和爬坡、新業務探索、研發投入增加以及海運費高位等因素,都是導致成本上升、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
江瀚進一步指出,樂歌股份作為一家深度參與跨境電商的企業,其業務受到海外市場波動的直接影響。海外倉的運營不僅涉及倉儲成本,還與當地的租金、人力、物流等成本密切相關。
當海外市場出現波動時,如租金上漲、物流受阻、消費需求變化等,都會直接反映到樂歌股份的成本和利潤上。特別是新會計租賃準則的實施,使得租金前置,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短期財務壓力。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154033-0.html被何同學捧紅!3年后樂歌“萎靡”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