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這兩年資本市場誰火,NVIDIA稱第二,就沒有公司敢稱第一。
由ChatGPT引爆的人工智能熱潮讓NVIDIA成為了一個“造富機器”,一塊塊GPU就像一塊塊金磚,構成了NVIDIA員工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階梯。
要說不羨慕嫉妒,那肯定不符合人性。就在昨天,還有NVIDIA中國區的前員工網上吐槽,因目光短淺,在2023年之前跳槽,損失了3億多元的股票收入。
就像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只適合遠觀一樣,今天的黃仁勛和NVIDIA,已被成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濾鏡。
濾鏡后面那個真實的NVIDIA,不一定適合大部分人。要認識真實的NVIDIA,只看碎片化的文章不行,還是要看書。
近,全球首部NVIDIA創始人黃仁勛授權采訪的圖書《NVIDIA之道》在中美兩國同步上市。我們得以走近這家科技巨頭,一窺NVIDIA30年的發展歷程和經營管理之道。
你可能會問,采訪過黃仁勛寫出來的作品,雖然接近真相,但如何保證沒有濾鏡呢?
圖書編輯讀完了此書,整體的感覺是,這本書應該是大程度上還原了真相,因為,如果你是一名黃仁勛或者NVIDIA的粉絲,讀完此書,很可能會被祛魅。
自帶PUA屬性的文化
在中國,996早就成了剝削的代名詞,人人喊打。
但是在NVIDIA,996卻是一種常態。NVIDIA的員工每周工作60-80個小時,周六加班是常態。
NVIDIA的企業文化里有一項叫光速工作。什么叫光速工作?宇宙里面光速快,黃仁勛希望員工的工作也像光速一樣快。
在黃仁勛的字典里,“工作和生活平衡”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他希望員工在休假的時候也要想著工作。
當然,黃仁勛不只這樣要求員工,更是以身作則。從早上醒來的那一刻起,黃仁勛就會想著工作,直到上床睡覺,一周七天都是如此。
有很多次,黃仁勛在休假時,忽然打電話到公司,要求舉行線上會議。
這一點讓另外兩位創始人都有點受不了,說“黃,別忘了現在你在休假”。黃仁勛則淡定地回復說:“不要緊,放空后的腦子更清楚。”
NVIDIA今天的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是黃仁勛自己工作特點的泛化。
聽上去帶有自我PUA的屬性,好在公司在薪酬福利方面從不吝嗇,特別是股票獎勵方面,是NVIDIA薪酬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仁勛這種瘋狂的工作風格,按照精神分析學派的說法,應該跟其成長經歷脫不開關系。
1963年黃仁勛出生于臺灣,5歲時搬家到泰國,9歲又被送到美國。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小學就讀的是為問題青少年設立的寄宿制學校。
瘦小、又長了一張東方人面孔黃仁勛在里面是少不了挨打的,不滿十歲的他還曾多次被迫打掃廁所。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生存環境,沒有走向一個極端,成為一名壞孩子,就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完美主義以及自我要求過高。
成功源于做對選擇
瘋狂工作可以有更多的產出,但要成為改變世界的巨頭,還是要靠關鍵時刻做對選擇。
幸運的是,每到關鍵時刻,黃仁勛總能押對技術路線。你說他運氣好也好,說他洞察力強也好,反正“逢賭必贏”,正是這一點,成就了今天的NVIDIA。
舉個例子,1997年,NVIDIA的圖形芯片押注微軟的Direct3D標準,也就是后來Direct 標準的前身。
當時游戲顯卡標準差別很大,且互不兼容,如果每個標準都適配,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會嚴重拖累下一代產品的研發。
對當時并不富裕的NVIDIA來說,是沒有辦法既要又要的。所以,NVIDIA就孤注一擲,押注微軟的Direct3D標準。
幾年以后,微軟憑借操作系統的優勢一統江湖,NVIDIA押注的標準變成了游戲開發領域唯一的標準。
后來讓NVIDIA一飛沖天的人工智能,也是源于黃仁勛的洞察力。
2016年,NVIDIA發布了第一款深度學習的超級計算機DXG-1,并將其捐贈給了當時還是初創企業的OpenAI。
這一舉動在當時看似并無明確的商業利益,但黃仁勛仿佛能預知未來,展現了卓越的遠見。
在書里面,像這樣的關鍵選擇,還有幾次。當然,黃仁勛也有做錯選擇的時候,只不過要么不致命,要么又用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化險為夷。
黃仁勛的管理哲學
在關鍵時刻做對選擇,這個特點其實是很難被復制或者習得的。對于中國的創業者和管理者來說,真正能從黃仁勛身上學習到的,其實是他的管理理念或者叫管理哲學。
這本書的名字叫《NVIDIA之道》,作者其實也有意識地給我們提煉了一些黃仁勛的經營管理之道,接下來我摘錄幾條給大家看下,看看對你是否有用。
扁平化管理:
黃仁勛可以說是“扁平化管理”的忠實信徒,他直接管理著由60人組成的高管團隊,所有人都直接向他匯報工作。
這一點,通過對比會更加清晰,特斯拉CEO馬斯克的直接下屬有28人,蘋果CEO庫克的直接下屬更是僅有17人。
另外,在NVIDIA,參加會議不受職位或級別限制。從副總裁到初級員工,每個人都能訪問到公司的所有信息并有權參加任何一場會議。
白板文化:
在NVIDIA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的兩棟總部大樓里,每個會議室都有一塊白板。
內部開會的時候,黃仁勛喜歡拿一支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其他人想發言,也可以同時在這個白板上進行演示。
實際上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在一張白板上講清楚,尤其是涉及到技術創新和企業戰略,如果你沒辦法在一張白板上講清楚,那只能說明你搞的這個東西太復雜了。
只分享戰略方向,不搞明確計劃:
黃仁勛從不給公司制定明確的計劃,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
他認為,計劃是死板的,容易帶來限制。但他還是得了解公司的新情況,所以,他就鼓勵所有員工給他寫郵件,主題就是當前他們腦海中“重要的五件事”。
按模版寫郵件:
黃仁勛要求組織中每個層級的員工向他們的直屬上級和高管發送郵件,詳細說明他們正在做的五大事項,以及他們近在市場上觀察到的情況,包括客戶痛點、競爭對手的活動、技術發展和項目延誤的潛在可能性。
按照黃仁勛的標準,“五大事項”電子郵件有五個要求,每個要點的第一個詞必須是動詞,而且還得是類似于“終決定”、“構建”或“確保”這樣的動詞。
這些郵件也成為黃仁勛重要的發現市場變化以及收集反饋的渠道。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125742-0.html人人羨慕NVIDIA的暴富 卻不知道黃仁勛的瘋魔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