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世超總能在小紅書刷到一些微信讀書的帖子。
什么 “ 看書不要錢了 ” , “ 開始做慈善了 ” ,總之逮著微信讀書就是一頓夸。點開一看,原來是它推了一個新功能,叫借閱。
這原本啊,免費用戶在閱讀付費書籍時,只能試讀前面一部分章節,到后面就不給看了。但 “ 借閱 ” ,打破了這個規矩。試讀之后,還可以繼續借讀 7 天。
雖然你一個星期內沒讀完,也必須得還回去,短期內也不能再借了( 總不能讓你一直還一直借 )。但換句話說,只要你讀得夠快,你就可以一直讀,一直白嫖,成為一臺永動機。。。
四舍五入等于永遠不要錢。有網友就表示,這個功能對他就意味著:15 萬字以下書籍是免費。
根據大家的反饋,目前這個功能似乎還在灰度測試。有的人能借閱,有的不能;有的書能借閱,有的也不能。暫時不太清楚邏輯。但不管咋說,我覺得這想法還挺有創意的。因為它既對免費用戶友好,也沒太影響到付費用戶的權益( 畢竟有 7 天限制 )。似乎讓微信讀書在保護自己商業模式的同時,也踐行了 “ 知識自由 ” 的精神。
寫到這,世超倒也想起來,這也不是第一次被微信讀書驚訝到了。感覺他們產品經理有點東西在身上,時不時就能整點一些創新的理念。
比如去年,微信讀書在隱私這塊加了一個選項:想法對好友不可見。想法就是針對書里一段話 / 一個章節,寫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作為一種文學交流方式,默認情況下,你和網友、好友之間都能互相看到想法。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屏蔽陌生人或僅自己可見。
但你知道的,現在年輕人里有一種趨勢,很多話已經不愿意在熟人面前表露,只能說給陌生人聽。小紅書上眾多的 momo 就是典型的例子。
世超也是,我那些矯情的觀點又想表達,又不想被熟人看到,那怎么辦呢——僅屏蔽好友。所以微信讀書這個功能,乍一看讓人無法理解,但我真覺得產品經理把人性拿捏住了。
還有,在所有軟件都在奔赴社交化的當下,微信讀書還在做克制,把權利交給用戶,也讓世超覺得挺震驚的。比如你可以不參與好友讀書排行榜,可以設置主頁能公開哪些信息;也可以不接受陌生人私信,哪怕別人關注你也需要經過你的同意。
閱讀哪些書籍,也可以設為私密。甚至為了防止別人覺得你屏蔽他了,你可以設置一個替身書架。
可以說,你只想要純粹地去讀書,不想整那些花里胡哨的,那么微信讀書也能滿足的。除了世超說的這些呢,網上也經常會有人分享自己中意的微信讀書小功能。
比如下載的英文書籍導入到微信讀書后,可以翻譯成為雙語版,方便你對照閱讀。
導入辦法也賊多。手機能導入,微信也能導入,文件拖進去網頁版也能導入,感覺微信讀書生怕你不會導入一樣。。。微信讀書 Pad 版,也支持你手寫隨想。
如果你有聽書的需求,也不需要什么亂七八糟的 AI 轉音頻,直接導入微信讀書,讀起來要自然很多。
當然值得講的,還是微信讀書氪金這一塊。我覺得可以用良心來形容。
世超之前沒充會員時,每天做做任務,攢攢書幣,就能購買 / 獲得一些付費書籍。
每天閱讀目標達成了,也能獲得體驗卡,一周下來能拿到 12 天體驗卡。不過出于商業考量,現在微信讀書的體驗卡只能閱讀一部分書籍。如果你真有需求,可以花點小錢把體驗卡升級。6 塊錢 + 60 天體驗卡就能換一個月會員。
當然,就算是完整的 19 元訂閱費,世超也覺得能接受。
畢竟我開了兩年會員,讀了 4000 塊錢的書,到底是誰賺了還不明顯嗎。。。
這倒不是世超一個人想法,很多網友也都覺得微信讀書會員挺值的。
所以各位在網上應該經常看到有人疑惑:微信讀書是在做慈善嗎?天天給用戶送卡,送書,還想盡一切辦法讓你導入資源,他們真不考慮盈利么。。。
其實世超覺得不必那么驚訝,這或許就是人家的策略。曾經有一個知乎問題很火:有了 Steam 之后為什么情不自禁買正版。
大家都回答很統一:因為體驗。只要花兩頓飯錢,你就不用再花幾天時間尋找盜版資源,再不斷嘗試各種破解方法,后碰上個錯誤彈窗。同時,你還享受到了游戲及時更新、 BUG 修復、云存檔、社區、創意工坊、卡牌掉落、徽章系統等等。。。
大家愿意去 Steam 買游戲了,是因為體驗上的差距,讓玩家覺得這錢花得值。讀書和游戲也差不多。Steam 大的敵人是盜版,而微信讀書大的敵人,是大家不讀書。
所以微信讀書團隊的想法很簡單——培養用戶的讀書習慣。怎么做?激勵用戶,提升體驗。沒錯,體驗卡是可以免費讀書。但要換取這個權益,用戶要做的就是不斷地閱讀;
參與微信讀書的挑戰,也可以獲得書幣和會員。但條件是達成閱讀天數和時長。
那些掛在昵稱旁邊的炫酷成就和徽章,也是要自己不斷地閱讀才能獲得的。讀得越多,數字越狠,就像 QQ 等級一樣,用戶也越想得到。
當然光培養習慣還不夠。為了爭取更多的人都來“ 微信讀書 ”,微信讀書也想盡了一切辦法。你看它不僅不排斥你導入資源,還支持多種導入方式,還給你雙語翻譯,還為你解決聽書的需求。。。后還借助公眾號資源,讓你在微信讀書上也能讀到公眾號的文章。
總之,讓你白嫖,讓你顯擺,讓你享受到便捷的服務,其實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讓你形成在微信讀書閱讀的習慣。當有一天,大家一說到看書就會打開微信讀書,微信讀書自然就有更多盈利的可能。
這就是它的商業模型。它在采用一個柔和的方式,通過提升用戶體驗和培養用戶習慣,來尋找更多商業場景的可能性。
這下你應該能明白,文章開頭微信讀書的 “ 借閱 ” 功能吧。說白了,它就是一個更激進、更大膽的培養閱讀習慣的嘗試,效果不好,可能隨時會下架。
過去,現在,未來的各種福利也都類似。當然了,世超并不是說,微信讀書這么做就是為了把用戶騙過去,等你離不開它了,就關起來割韭菜。
以后微信讀書會怎么樣,我不敢說。但大家都是出來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我是覺得微信讀書這套“ 柔和 ”的理念挺好的。起碼現在,它在維護自己商業模型的同時,也在踐行 “ 知識自由 ” 的精神。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119587-0.html為啥微信讀書看起來 總是不想賺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