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天夢離不開小連接器,科技之城專注于默默耕耘。“一手抓科技創新,一手促成果轉化”,是綿陽這座“中國科技城”中堅守科技創新的企業的日常實踐。長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個。
相對于浩瀚宇宙,作為電子元件的連接器,是微小的,但小連接器卻橋接和守護著大航天夢。作為電子系統設備之間電流或光信號等傳輸與交換的電子部件,連接器在電子設備中不可缺少。關聯到載人航天領域,相關宇航服線束及連接器被航天員用于測試生理指標。在這里,小小的連接器關乎航天員能否在太空安全穩定地出艙作業。
上述宇航服線束及連接器,由長虹控股集團旗下華豐科技研發并生產。從1999年“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實現天地往返,到2023年“神舟十七號”成功發射,長虹的連接器護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有24個年頭。
長虹的連接器產品,應用相當廣泛,且涉及眾多關鍵、前沿領域;場景方面,“太空”也并不是唯一的“特殊環境”,代表了長虹連接器的過硬品質。深入來看,更為重要的是,解決了不少關鍵技術的國產化替代問題。
應用廣泛。已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連接器核心技術,產品廣泛應用于通訊、航空、航天、船舶、防務裝備、電子裝備、核電、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
特別是2019年的10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不到兩年成功研發了10Gbps、25Gbps、56Gbps三代產品”。而目前,華豐科技已推出112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并已完成主要客戶的產品測試;224Gbps高速背板連接器產品也預研成功,將為通信領域客戶下一代設備研發提供堅實的產品技術支撐。
在新能源車領域,華豐科技也在開發車載高速連接器及線束組件,逐步打開市場,目前已成為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客戶的合格供應商。這也有助于提升車載高速連接器國產化率。
品質過硬。在70兆帕深海環境、80千伏高壓環境等多種特殊環境中,都有長虹連接器的身影。
從連接器“以小見大”,可以看到載人航天、移動通訊、綠色出行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可以看到長虹創新技術與產品一脈相承的特質;從華豐科技“以點帶面”,則可以了解到長虹的創新研發實力。
橋接和守護大航天夢的小連接器,以及連接器背后的華豐科技,都是長虹科創的縮影。從C端的家電業務出發,實現智慧家庭的多場景體驗,到B端形成產業鏈優勢的壓縮機“保留優勢項目”和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長虹科技創新集群廣泛覆蓋生活生產領域。特別是在5G、工業互聯網、軌道交通電源、數據存儲、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等領域推進重大技術創新項目。
“產學研”合作模式升級,創新生態提速讓成果轉化更有實效
長虹在創新研發方面具備強勁的核心實力,在成果轉化方面也卓有實效。
如果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能同時發力,多么有意義的科技成果,都只能成為被束縛在實驗室中的“美麗花朵”。想要“力貫一處”,就需要打通產學研的整體體系。
如何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在合作模式上進行創新,是一種可行策略。
例如,今年10月,長虹控股集團與電子科技大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及智能機器人等五個聯合實驗室協議。雙方將共建聯合創新中心,做優做強聯合實驗室,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共同推動全面深化合作,助力長虹構建產業技術競爭優勢。
此次雙方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在組織機制與合作內容上都進行了升級。在組織機制上,提升合作層級,共建電子科技大學—長虹控股集團聯合創新中心,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常設專人組成的聯合創新中心運營機構和專業領域聯合實驗室。在合作內容上,圍繞長虹產業布局,大力開展以培育新產品、提升產業技術競爭優勢的應用基礎技術研究打造國家高能級技術創新平臺,承接國家戰略科技任務;共建高端人才智庫把關創新方向、產融結合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方面合作。
與電子科技大學的合作深化,是長虹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一個側面。
近年來,長虹進一步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創新生態,與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科大訊飛等科研機構、知名高校、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推進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聚焦產業鏈,長虹建成3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等在內的100個創新平臺??梢哉f,“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已經全面融入了長虹科技創新的日常。
科創長虹:肩負報國使命,著力核心技術,爭取實現引領
創新研發有實力,成果轉化有實效,這是長虹科技創新的最明顯和基本表現。根本上,在一系列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過程中,長虹有三個特質:
肩負報國使命。
長虹自誕生以來便具有產業報國熱情,這也融入了科技創新的實踐中。比如,在高速背板連接器的攻關中,項目團隊成員從頭開始攻關,加班加點,干勁十足,用兩年時間完成了國外發達國家十年才能完成的事。
不僅高速背板連接器,從實現家電的國產高品質供給,到實現多項產業關鍵技術攻關,都離不開長虹骨子里的“產業報國”使命感。
著力核心技術。
著力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形成產業生態優勢,是長虹科技創新的實踐重中之重。
比如,在新能源產業板塊,具備集堿電、鋰電、電源系統、儲能、綠色回收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格局;在半導體產業板塊,初步形成產業發展“芯”生態;持續打造、優化標準化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并在家電、新能源等領域得以應用……
力爭實現引領。
長虹在科技創新實踐不是淺嘗輒止,而是做深做實做透,力爭實現引領。
例如,長虹技創新主體,長虹能源、長虹三杰、中科美菱、紅星電子、格蘭博等20家被列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業冠軍”隊伍在發展中持續擴展。
創新研發有實力,成果轉化有實效,這是科創長虹的真實寫照。已經收獲的成績,都將成為腳下的臺階,讓這家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再上高峰。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48660-0.html科創長虹:創新研發有實力,成果轉化有實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汽車測評要突出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