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節的臨近,返鄉潮再次涌動,而新能源車主們的“電量焦慮”成為了熱議話題。社交媒體上,“第一批聰明的人已經堵在路上”的話題引發了廣泛討論,其中不乏新能源車主的身影。
佳佳,一位深圳至湖南株洲的返鄉者,首次駕駛新能源車踏上歸途。她告訴記者,全程726公里,駕駛時間長達九個半小時,再加上充電和休息的三小時,總共耗時十二個半小時。與此前駕駛混動車的便捷相比,這次體驗讓她深感“電量焦慮”。盡管車輛官方續航里程為500公里,但在高速行駛中,實際續航往往只能達到300至350公里。
同樣,來自廣西的溫姐也分享了她的返鄉經歷。她從深圳返回南寧,途中遭遇了多次交通事故,導致行程大大延誤。溫姐表示,她的車充滿電能行駛530公里,但由于已使用四年多,實際續航有所下降。在廣東省境內,她兩次充電都遇到了問題,一次是充電口損壞,另一次則是排隊等待充電。
與佳佳和溫姐不同,蘭婷一家五口則選擇了一條更為靈活的路線。他們從上海出發,原計劃直達江西萍鄉,但途中得知江西路況擁堵,便臨時改道安徽。蘭婷告訴記者,她的車滿電時能跑700公里,在高速上也能達到670公里左右。盡管途中也遭遇了堵車,但她們卻將這次經歷變成了一次家庭旅行,先后游覽了歙縣和景德鎮。
來自杭州的夕顏也分享了她的長途駕駛經驗。她獨自駕駛新能源車從杭州返回鄭州,全程950公里。夕顏表示,她并沒有刻意省電,而是享受著駕駛過程中的舒適。途中,她充了三次電,雖然充電樁位置有時緊張,但總體來說并沒有遇到太大問題。夕顏計劃年后初二或初三返回杭州,以避開返程高峰。
針對新能源車主的“電量焦慮”,交通運輸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據央視新聞報道,春運期間,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廣泛應用120千瓦及以上快充設施,部分省份還建設了600至800千瓦的超充電站,以滿足短時快充的需求。然而,不同服務區的電價仍存在差異,這也給車主們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盡管新能源車主們在返鄉途中遇到了一些挑戰,但他們的經歷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未來,隨著充電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和電價機制的優化,相信新能源車主們的返鄉之路將更加順暢。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27487-0.html新能源車返鄉記:電量焦慮與充電挑戰,你的返鄉路如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