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圖蟲
弘業期貨(001236.SZ)再遭股東被動減持。
弘業期貨1月16日晚間公告,由于司法強制執行,江蘇弘蘇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弘蘇實業”)在2025年1月3日至1月15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被動減持公司股份1260萬股,減持比例為1.25%。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弘蘇實業是弘業期貨第四大股東。本次減持后,弘蘇實業所持股份從6415萬股減至5155萬股,持股比例由6.37%降至5.12%。
對此,弘業期貨表示,弘蘇實業不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本次減持計劃實施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亦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時代財經就此致電弘業期貨并發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1月17日,弘業期貨報收10.13元/股,下跌2.88%,總市值約102億元。
弘蘇實業曾因違規披露收監管函
這不是弘蘇實業首次被動減持。
弘業期貨1月3日晚間就已公告稱,2024年10月9日至2025年1月2日期間,弘蘇實業因司法強制執行,被動減持公司股份1059萬股,占總股本1.05%。減持后,弘蘇實業持股比例從7.42%降為6.37%。
弘蘇實業此前曾因被動減持6%股份未披露收深交所監管函。
2024年11月18日,弘蘇實業收到的監管函指出,弘蘇實業因司法強制執行,在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8月19日期間,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被動減持弘業期貨股票共計6046.67萬股,占總股本的6%。
減持后,弘蘇實業持股比例由14.24%降至8.24%。期間,弘蘇實業在持股變動達到1%時履行了信息披露義務,但在變動達到5%時未停止交易并未披露相關信息,違反相關規定,遭到深交所監管。
據時代財經了解,弘蘇實業被動減持弘業期貨股權與一起合同糾紛有關。此前公告顯示,因中航信托與弘蘇實業等主體之間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合伙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糾紛,中航信托向江西省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該法院依法對弘蘇實業持有的弘業期貨股票進行強制執行變賣,從而導致弘蘇實業所持公司股份發生變動。
2023年11月24日,弘業期貨披露《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所持部分股份可能會被司法強制執行的提示性公告》,彼時弘蘇實業是弘業期貨的第4大股東,持股比例14.24%。目前,弘蘇實業所持弘業期貨股權全部被凍結質押。
時代財經注意到,自弘業期貨A股首發上市以來,弘蘇實業所持股份累計減少9199.7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9.12%。
A股上市以來業績大幅波動
弘業期貨成立于1995年,注冊資本10.08億元,隸屬于江蘇省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國有企業江蘇省蘇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5年12月,弘業期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22年8月,公司登陸深交所主板。
自A股上市以來,弘業期貨的業績頻頻出現波動。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營收分別為16.40億元、15.28億元、19.4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21.15萬元、1238.19萬元、779.15萬元。
對于業績變動原因,弘業期貨解釋,這主要是受國際形勢動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的影響,國內期貨市場整體交易活躍度降低,資本市場各主要指數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公司經紀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下滑,金融資產投資出現一定虧損,導致公司整體業績同比下滑幅度較大。
2024年,弘業期貨的業績大幅增長。去年前三季度,弘業期貨實現營收19.88億元,同比增長82.17%;歸母凈利潤1642.00萬元,同比增長1702.66%。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的表現尤其突出,實現營收9.59億元,同比增長432.68%;歸母凈利潤361.93萬元,同比增長158.22%。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弘業期貨資產總計為12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4.37億元。
時代財經注意到,自A股上市以來,弘業期貨及其員工共被江蘇證監局處罰4次。其中,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被“點名”兩次,原因是公司“未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責任”。
去年9月,因弘業期貨長沙營業部存在員工違規為客戶的期貨配資活動提供便利并獲取報酬的情形,湖南證監局對該營業部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對該營業部員工康橋和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23272-0.html因司法強制執行,弘業期貨第4大股東再次被動減持!已累計減持超9000萬股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