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聯想集團在京舉辦了聯想全球學習中心開幕儀式暨AI領航智聯全球主題論壇。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人力資源官高嵐指出,聯想全球學習中心的落成一方面為建設一個“人本智能”的美好未來而助力;另一方面,學習中心希望把聯想過去40年發展和20年全球化運營過程中積淀的智能化轉型經驗、全球化管理精髓、AI等前沿技術研究和未來洞察,系統化對外分享,助力更多企業解鎖AI潛能及開拓更廣闊的世界。未來三年,依托全球學習中心,聯想將為內外部培養超十萬 “雙能型”人才,在全球化布局和智能化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
全球學習中心的開幕,不僅體現了聯想堅持打造與時俱進學習型組織、持續推動創新與變革的決心,更是聯想成立40年及出海20年所積累的豐富實戰經驗的首次系統性對外輸出。
聯想全球學習中心開幕儀式
具備全球視野與智能技術融合能力的“雙能型”人才,是推動企業乃至行業在全球市場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力量。
具體來說,“雙能型”人才一方面能夠洞察全球趨勢,理解并適應跨國市場和文化環境,憑借跨文化領導力與多元理念,驅動企業乃至行業在全球化競爭中拓展與布局;另一方面深度理解并專業應用AI時代的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憑借技術領導力與變革推動力,持續驅動產品、技術、思路、流程、組織等全方位的創新發展。
“聯想一直強調全球思維,因地制宜做策略,”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首席戰略官、首席市場官喬健在談到全球治理時說,“我們從管理機制、流程設置和溝通機制三個層面來確保企業運營的各個維度都能從整體出發,全盤思考。” 而在與市場深度融合方面,喬健指出,聯想充分考慮跨國市場的文化差異,因地制宜地講述品牌故事,并堅持踐行高標準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積極融入本地市場與社區。
在談到數據合規、法律法規時,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法律顧問高喚棟更強調因地制宜。“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復雜多變,且極具地域性,因此需要深入了解并及時關注變化。”合規工作作為全球化第一道必須邁過的門檻,在前置考慮的同時更是企業需要時刻緊繃的一根弦。
全球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構建更強大的供應鏈一直是中企出海的關注焦點。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關偉表示,“韌性”是供應鏈的核心關注,代表了一家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和端到端的效率。聯想供應鏈網絡遍布全球,從2017年開始就不斷打造韌性供應鏈,2019年率先成立了供應鏈風險決策委員會,以最大程度規避風險。此外,聯想非常關注整體生態體系,熟悉行業內的細分分工與各鏈條之間的協作,以實現共同發展。最后,關偉強調供應鏈也要注重用本地資源服務本地客戶。
如果說出海是中國企業尋求增量的路徑,那么人工智能則是企業尋求增質的必由之路。以大模型為代表的AI技術正在深刻改變著企業運營模式、產業發展格局和人機交互方式,然而公共大模型在普及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如網絡速度、云端效率、成本考量、能源消耗以及數據安全等問題。
針對這些挑戰,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技術戰略與創新平臺總經理王茜鶯認為,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并用的混合式人工智能將有效解決上述難題,并正在為包括終端設備、基礎設施以及解決方案和服務在內的整個行業創造豐富的增長機遇。此外,王茜鶯還強調,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要秉持“人本智能”,以人類的福祉和需求為核心,在技術研發和應用過程中,企業應當恪守人本底線、提倡人本設計、堅持人本理念。
智能革命引入了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并帶來新發展機遇,而AI真正的應用一定要嵌入到生產和生活的過程中。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中國戰略及業務拓展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指出,混合AI是應用落地的架構,而智能化轉型戰略是一次引入生產力變革的歷程。聯想集團早在2017年就啟動了智能化轉型并體系化推進至今。聯想全球學習中心的智能化轉型研修院,通過為學員提供企業智能化轉型方法與實踐、解構聯想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智能產研等系列課程,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干對智能化轉型的認知并學會駕馭智能體,賦能企業智能化轉型實踐。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103230-0.html聯想全球學習中心開幕,未來3年將培養超10萬“雙能型”人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