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酷睿推出之際,由于巨大的性能提升,使得不少用戶一度懷疑這還是那個當初將擠牙膏當作傳統藝能的英特爾所推出的處理器嗎?
尤其是在11代酷睿反向擠牙膏的前提下,12代幾乎憑一己之力扭轉英特爾此前瀕臨崩潰的口碑。這也為i5-12400的成功奠定基礎,強大的硬件性能加上千元的價格,是這款處理器的優勢。
在Steam的硬件占有率排行榜中,6核心CPU上半年剛剛超越4核心CPU占據榜首,占比高達33.52%,這就意味著Steam有三分之一的玩家都在使用6核心CPU,而i5-12400就是一顆6核心12線程的CPU。
排名第二的4核心CPU占比同樣高達30%,這說明對于游戲玩家而言,相比高端處理器,中低端處理器更加受到青睞。
i5-12400相較前代性能大幅提升,并且英特爾摒棄從2015年就一直打磨的14nm工藝,總算舍得在12代酷睿中用上10nm工藝,雖然有極大可能英特爾會繼續打磨10nm工藝,但工藝的進步所帶來的性能提升卻是實打實的。
11代酷睿相比10代酷睿不進反退的性能表現使得不少用戶轉向AMD,但是12代的技術革新卻帶來了更加極致的性能。以i5-11600K為例,作為i5高性能的型號,功耗高達125W,但是性能比前代的i5-10600K卻并沒有提升多少。
而與其相同定位的i5-12600K的TDP同樣為125W,性能甚至超過i9-11900K以及i9-10900K。因為開倒車的緣故,i9-11900K實際性能不如i9-10900K,這也是11代酷睿引起用戶不滿的一大原因之一。
當然也有用戶認為一些主板可以繞過限制安裝更低版本的Windows系統,但是對于辦公用戶來說,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折騰硬件,i5-12400更加讓人省心。
尤其是性能不弱的前提下,更低功耗、更低的硬件需求,讓用戶在其他配置方面也可以選擇相對廉價的風扇以及更低功率的電源。
并且這顆處理器還帶有集顯,辦公用途下可以省去加裝顯卡的費用,作為亮機顯卡而言,i5-12400的核顯甚至可以在中特效的LOL中保持100幀以上的幀率,用來辦公綽綽有余。
作為一顆中端利器,i5-12400給足了用戶需要的一切東西,同時價格十分親民,甚至一些散片如今的價格僅需千元左右,這價格還要什么自行車?所以夠用之上的性能加上低廉的售價,以及整體配置極具性價比的特點讓這款芯片受到了無數打工人和部分游戲玩家的青睞。
想要選擇一塊合適自己的CPU,那么就需要明確自己的需求,i5-12400看起來定位不如帶K版本處理器,但只要符合用戶需求,那么就物超所值。否則購買一顆i9-12900K,到頭來只是做表看視頻,浪費處理器性能不說,還要花費幾倍的價錢,當然,土豪還是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