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英特爾發布了基于混合架構設計的第12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在性能與能效方面獲得巨大提升,得到玩家們的廣泛認可。今年CES展會后,英特爾全面布局,陸續發布了面向移動平臺的第12代酷睿。
具體來看,第12代酷睿移動處理器提供多條細分產品線:包括面向于游戲本的高性能移動版H系列、以及面向于性能級輕薄本的P系列,還有面向于低功耗輕薄本的U系列。
但事實上,關注筆記本電腦市場的用戶也可以發現,當前各家廠商的競爭已經變得愈發內卷起來,特別是在輕薄本領域,用戶也對性能有了更高的追求。
因此對于一臺產品來說,除了硬件配置型號之外,散熱能力以及性能釋放也是非常重要的關注點。一臺14英寸屏幕的常規尺寸輕薄本,對處理器功耗的釋放從早的15W及格標準,逐步提高到25W、35W,乃至更高。
基于這種情況,原本面向游戲本的H系列處理器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輕薄本平臺中。
例如從京東搜索“12500H”這條關鍵詞,可以發現銷量排前的機型,有一半以上都是輕薄本,而不是游戲本。這證明了越來越多的輕薄本搭載標壓處理器,用戶也是非常認可的。
回到第12代酷睿Alder Lake-H系列,在上半年,PConline評測室也針對基于Alder Lake-H打造的游戲本做過詳細的測試。可以說得益于混合架構設計,以及整體規格方面的提升,Alder Lake-H的性能稱得上非常給力,全面超越了11代Tiger Lake-H系列,為游戲本平臺樹立了新的性能標準。
那么在輕薄本領域,第12代酷睿Alder Lake-H系列的表現又會怎樣呢?這次PConline找來了一臺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作為測試平臺,來看一看實際性能表現。
在測試開始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第12代酷睿處理器高性能移動版Alder Lake-H的基本特性。
Alder Lake-H采用了Intel 7工藝制程(此前稱之為10nm Enhanced SuperFin),并應用了Hybrid混合架構設計,高可提供6個Golden Cove微架構P-Core+6個Gracemont微架構能效核,在Windows 11系統環境運行可以通過ITD進行硬件級調度;
外圍設備方面:Alder Lake-H的內存控制器支持DDR5-4800和LPDDR5-5200,同時也兼容上一代DDR4-3200和LPDDR4x-4266,具體要看OEM廠商的主板設計;
支持PCIe 4.0 x 8用于連接獨立顯卡,兩組PCIe 4.0×4用于連接固態硬盤;Thunderbolt 4控制器同樣也集成了4個直連;芯片組方面,Wi-Fi 6E網絡的CNVIo模塊也被繼承下來,同時也有額外的PCIe 3.0×12通道等。
測試平臺介紹與具體參數
具體產品參數方面,第12代酷睿處理器高性能移動版Alder Lake-H包含酷睿i9、酷睿i7、酷睿i5三大產品系列。
其中酷睿i9-12900HK和酷睿i9-12900H規格均為6P-Core+8E-Core共計24線程、三級緩存容量24MB、高單核睿頻也都是5.0GHz。
唯一的區別就是HK后綴解鎖了超頻,可以在XTU中對處理器的核心倍頻以及內存頻率等參數進行手動調整,而其他普通H后綴產品,則是完全鎖定了頻率。
至于這臺榮耀MagicBook V14搭載的酷睿i5-12500H,則是提供4P-Core+8E-Core的規格,三級緩存容量18MB,高單核睿頻4.5GHz。
同時配備16GB-LPDDR5雙通道內存,512GB PCIe 4.0固態硬盤、14.2英寸LTPS觸控屏(2520×1680分辨率、90Hz刷新率)、60Wh電池等配置。
在系統默認預裝的榮耀電腦管家中,可以切換電源管理為“高能模式”。
在24℃的室溫進行AIDA64 FPU單烤測試,榮耀MagicBook V14可以讓酷睿i5-12500H穩定在45W功耗運行,正好符合Alder Lake-H系列的標準TDP。
理論性能測試
Cinebench系列是更加常見的基準測試軟件,基于Cinema 4D開發用于測試處理器渲染能力,目前已經跟隨Cinema 4D一起更新至R23版本。
在R20版本中,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單核得分為664pts、多核得分為4844pts。
新的R23版本測試,單核得分為1718pts、多核得分為12290pts。可以說在Cinebench系列測試中,對比搭載酷睿i5-1235U、酷睿i5-1240P等U、P系列處理器的輕薄本機型,45W的酷睿i5-12500H的多線程分數有較大優勢。
V-Ray是由專業的渲染器開發公司CHAOSGROUP開發的渲染軟件,是業界受歡迎的渲染引擎之一。使用5.0版Benchmark進行測試,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的得分為8075vsamples,酷睿i5-1235U、酷睿i5-1240P等U、P系列處理器有很大優勢。
3DMark獨立的CPU Profile項目,用于測試處理器不同線程下的性能,以更好的對應不同類型的游戲負載。
在此項測試中,酷睿i5-12500H的的1線程分數為960、大線程分數為6226。而12代P系列中,即便是定位更高的酷睿i7-1260P,在28W標準TDP下運行此項目大線程分數也只有5000左右,再一次凸顯了45W 酷睿i5-12500H在輕薄本中的性能優勢。
Blender Benchmark測試渲染性能,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的得分為177.03,也比官網數據庫中的絕大部分U系列處理器機型更高。
PCMark 10應用程序性能測試,通過運行Office與Edge腳本來模擬PC日常使用,并測試這些應用場景的性能表現,對處理器的單線程、多線程性能都有一定要求。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的整機綜合分數為12742。
UL Procyon使用 Adobe相關軟件的運行腳本,提供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以及視頻編輯基準測試。
其中照片編輯基準測試使用Adobe Lightroom來導入、處理和修改選定的圖像,并使用Adobe Photoshop進行圖像編輯與圖層調整。搭載酷睿i5-12500H、并集成銳炬Xe核顯的榮耀MagicBook V14此項目得分為6763。
在視頻編輯測試中,使用Adobe Premiere Pro 進行視頻導出。在這項測試中,得益于酷睿i5-12500H較強大的多線程性能,以及銳炬Xe核顯的編解碼加速,榮耀MagicBook V14的得分為2630。
CrossMark則是一款跨平臺處理器測試軟件,包含生產率、創造性和反應能力三個部分,搭載酷睿i5-12500H的榮耀MagicBook V14的總體得分為1841,來看子項目,生產率得分為1719、創造性得分為1987、反應能力得分為1798。
與CrossMark官網數據庫的成績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相對于第12代酷睿U系列P系列輕薄本,以及第11代酷睿H系列標壓,45W的酷睿i5-12500H也都有一定優勢。
續航能力
通過前面的測試可以發現,在45W功耗釋放下,酷睿i5-12500H的性能非常強大,比28W的P系列和15W的U系列更加出色。當然,還有一部分用戶關注搭載Alder Lake-H輕薄本的續航水準。
而具體到榮耀MagicBook V14這款機型,得益于OS Turbo的優化調教,在50%屏幕亮度下,使用PCMark 10進行續航測試,從結果來看能堅持8小時10分鐘,也達到了可以接受的水準,基本可以滿足移動辦公的需求。
總結
從實際測試結果上來分析,酷睿i5-12500H作為Alder Lake-H標壓家族的中端型號,將其放到像榮耀MagicBook V14這樣的機型上面,在保持45W功耗穩定釋放的情況下,性能確實非常給力,要強于同代的U系列和P系列處理器,為輕薄本帶來了更好的表現。相信未來一段時間,主流輕薄本搭載標壓處理器這一趨勢,會繼續延續下去。
當然,再過一段時間CES 2023展會就要舉辦了,英特爾將發布第13代酷睿處理器移動版,其中也包括新的Raptor Lake-H系列標壓。期待新的Raptor Lake-H在性能方面做到進一步提升的同時,也做到進一步優化能耗比與續航表現,推動游戲本和輕薄本的體驗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