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六日,在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調試設備。
本報記者 蘇怡文/圖
機械臂上下揮舞、無人車往來穿梭、智慧大屏實時顯示生產數據……在陜西,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落地實施,一場以“新”提“質”的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
今年上半年,陜西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24.3%,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8.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設備購置投資占全部設備購置投資的比重為82.6%,同比增長28.2%。
作為制造大省,陜西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若干措施、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等,通過完善政策措施、擴大支持范圍、增加資金規模等,全力推動工業企業更新“金剛鉆”,干好“瓷器活”。
搶機遇 釋放新質產能
8月26日,記者走進陜汽汽車總裝配廠看到,在各工序密切配合下,一輛輛“龐然大物”走下生產線。
“各條底盤生產線均適配同時裝配多款車型的混產生產模式,在國內重卡領域具備很強的柔性化能力。”陜汽汽車總裝配廠生產辦高級業務副經理季翔說,上半年,總裝配廠實現6.9萬輛整車生產入庫,其中新能源車6700余輛,創歷史新高。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的帶動下,去年以來,陜汽重卡、半掛牽引車的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大規模設備更新指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這四大方向不僅代表了技術進步的趨勢,還反映了市場對高質量產品的迫切需求。”陜汽控股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相強說。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明確將工業、農業、建筑、交通等領域列為重點實施對象,有效刺激了商用車市場需求。
為此,陜汽編制2024年至2027年生產線自動化改造方案,謀劃和儲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升級項目,加大新能源領域試制、試驗設備投入,加快高耗能設備更新。預計到2027年,陜汽設備及生產線更新不少于200臺(套),主要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實現全覆蓋。
周相強說:“搶抓機遇,我們將深入推進提質增效工作,提升技術水平,增加先進產能,進一步增強整體競爭力。”
在寶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排排機械臂在進行焊接作業,工人在控制臺前監控數據……
“以前,一條生產線要30名焊工,現在只要5名。”寶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儒本說,公司對生產設備進行數智化改造,生產效率提高50%,單位面積產出增長34.72%,還獲得獎補資金70萬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陜西加快實施設備更新行動,進一步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提升先進產能比重。預計到2027年,全省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90%、75%。
抓更新 提升發展成色
在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自動導引車沿著預設軌跡靈活穿梭,精準抓取工位上的托盤物料,平穩轉運完成循環補給。
從制造到“智造”,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堅持以創新為驅動力,依托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精益化、自動化、數字化深度融合,實現制造升級。
“公司將設備更新納入智能制造全鏈條布局,形成‘問題導向—技術突破—體系構建’的實踐路徑。”該公司智造技術工藝處處長說,通過數智賦能,產品平均工程設計周期縮短50%,新產品研發周期縮短40%,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提升30%。
提質增效的背后,是設備更新帶來的生產模式革新。目前,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2個場景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智能制造能力在行業內領先。
“設備更新行動開展以來,我們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將長期實踐與政策要求深度銜接,讓設備更新成為智能制造升級的關鍵支點,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實踐經驗。”西安西電開關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偉產說。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各類工程車輛往來穿梭……在佳縣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陜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硅材料二期產業升級項目正在緊張建設。
“受行業周期性波動影響,公司正以技術迭代和產業優化為抓手,突破發展瓶頸。”陜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巖說,公司的設備更新需求主要集中在新增設備購置與現有產線技術提升兩部分。
省工信廳牽頭召開全省設備更新政策宣介會,講解政策要點和申報要求;榆林市工信局主動服務,第一時間通知政策進展、協助申報;國開行陜西省分行制作通俗易懂的申報指南,量身定制申報方案……在政府、金融機構的共同幫助下,陜西有色天宏瑞科硅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獲得貼息資金超600萬元。
徐巖說:“設備更新政策精準落地恰如‘及時雨’,緩解了我們的資金壓力,保障了項目建設穩定推進,助力公司搶占發展先機。”
延鏈條 夯實轉型基底
“明年就能用上綠電了!”不久前,得知園區的綠電項目開始啟動招投標,西安維冠精密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肖剛興奮不已。
西安維冠精密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西安市渭陽路兵器工業產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園,主要生產機箱、機柜等,年產鈑金件100萬件、機柜3500套,是施耐德電氣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合作供應商。
“2021年,施耐德電氣啟動供應商‘零碳計劃’。為匹配發展要求,我們啟動綠色升級改造。”肖剛說,目前公司更新了叉車、燃氣鍋爐等高耗能設備和3臺純電伺服折彎機,經折算,累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4.1噸。
設備更新不只是“新與舊”的變化,更帶動產業整體向高端、智能、綠色升級,驅動技術不斷創新。
在龍頭企業施耐德電氣的帶動下,綠色鏈條不斷向下延伸,西安本地10余家供應商陸續完成綠色升級改造。
為更好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陜西搭建服務資源池,為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供全過程服務和全要素對接,形成供需銜接、服務賦能的模式。
“浦發銀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宣講政策,為企業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助力企業以更高標準推進項目建設。”西安思科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鵬寶說,公司在彬州建立咸陽思科賽新材料暨高端醫藥中間體項目,總投資5.13億元。目前,項目一期建設完成2條生產線,預計今年產值超6億元。
隨著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陜西累計更新新能源公交車675輛,更換404輛公交車動力電池,報廢更新老舊營運貨車226輛,新購新能源城市冷鏈配送貨車275輛……綠色發展逐漸融入生產生活。
“數字化、綠色化是影響工業發展變革和競爭優勢的兩大技術變量。隨著設備更新有效推進,綠色發展已逐漸融入陜西高質量發展的‘DNA’中。”省工信廳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專家組副組長王魯迤說。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02-35142-0.html更新“金剛鉆” 干好“瓷器活”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陜西生態旅游的綠色答卷
下一篇: 第十九屆西安拳擊公開賽激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