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患者身體可能出現皮膚損害、神經損傷、肢體畸形等癥狀。麻風病是由麻風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主要侵犯皮膚和周圍神經,未經及時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損傷。
麻風病患者早期常見皮膚出現淺色或紅色斑塊,表面干燥無汗,可能伴有毛發脫落。這些皮損通常無痛癢感,多分布于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隨著病情進展,斑塊可能逐漸擴大或融合,形成結節性損害。皮膚涂片檢查可發現抗酸染色陽性的麻風桿菌。
周圍神經受累是麻風病的特征性表現,常見尺神經、腓總神經等淺表神經增粗。患者可能出現感覺減退或缺失,表現為對溫度、觸覺、痛覺的感知能力下降。運動神經受損可導致肌肉萎縮,出現爪形手、垂足等典型畸形。自主神經損害會引起皮膚干燥、皸裂。
晚期患者由于神經損傷和反復外傷,可能出現手指縮短、足底潰瘍等畸形。感覺缺失使患者無法感知傷害性刺激,容易發生燙傷、割傷等繼發損傷。足部潰瘍可能深達骨組織,繼發感染后可能需截肢處理。這些畸形多發生在病程超過5年的未治療病例。
麻風病可導致眼瞼閉合不全、角膜感覺喪失等眼部并發癥。面神經麻痹引起的兔眼癥使角膜暴露,容易發生干燥性角膜炎。角膜潰瘍可能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虹膜睫狀體炎是常見的麻風病眼內炎癥,需及時使用糖皮質激素滴眼液治療。
麻風桿菌易侵犯鼻黏膜,導致慢性鼻炎、鼻出血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鼻中隔穿孔、鞍鼻畸形。鼻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麻風桿菌,是重要的傳染源。早期使用氨苯砜、利福平等藥物聯合治療可有效控制鼻部病變進展。
麻風病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使用潤膚劑防止皸裂。感覺缺失部位要避免接觸高溫物體,每日檢查手足有無損傷。飲食應保證充足優質蛋白和維生素攝入,幫助組織修復。確診后應規范完成6-12個月的聯合化療,接觸者需定期接受篩查。現代醫學已能有效控制麻風病,早期治療可完全避免殘疾發生。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8245-0.html麻風病患者身體會出現什么狀況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腦出血放棄治療會死嗎
下一篇: 腦供血不足吃兩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