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通常代表具有免疫力,陰性則可能提示易感風險。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臨床意義主要有疫苗接種成功、既往感染恢復期、被動免疫獲得、檢測假陰性、免疫應答不足五種情況。
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后產生表面抗體陽性屬于理想免疫狀態。疫苗刺激B淋巴細胞生成的表面抗體可中和病毒顆粒,預防感染效果持續5-10年。建議完成全程接種后1-2個月復查抗體滴度,若數值超過10mIU/ml則無需加強免疫。日常無須特殊防護,但需避免高危暴露行為如共用注射器。
急性乙型肝炎康復后可能出現表面抗體陽性伴隨核心抗體陽性。此時病毒已被清除,肝臟炎癥指標如ALT恢復正常。這類人群具有持久免疫力,但需定期監測HBV-DNA排除隱匿性感染。恢復期患者應戒酒,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片。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導致短暫性表面抗體陽性。這種外源性抗體半衰期約20天,主要用于暴露后緊急預防。接受被動免疫者需在3-6個月后復查,若轉陰則需補種疫苗。新生兒阻斷治療需聯合疫苗與免疫球蛋白,用藥期間禁用糖皮質激素。
免疫抑制狀態可能導致表面抗體假陰性。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軟膠囊、接受放化療、HIV感染者可能出現抗體檢測陰性但實際存在免疫記憶的情況。建議在停用免疫抑制劑3個月后復測,必要時進行淋巴細胞功能檢測。
部分人群接種疫苗后仍呈現表面抗體陰性,常見于40歲以上、吸煙、慢性腎病等群體。這類易感者需復查接種程序是否正確,可更換60μg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加強免疫。日常應做好血液暴露防護,發生職業暴露后需立即注射免疫球蛋白。
表面抗體陰性者應避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建議每3-5年復查抗體水平,醫務人員等高危人群可縮短至1-2年。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食物減輕肝臟負擔。規律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過度勞累。若出現乏力、黃疸等癥狀應及時檢測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23161-0.html乙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或陰性的意義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保護肝臟的藥是什么?
下一篇: 乙型肝炎也分為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