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上腺疾病可通過超聲檢查、CT掃描、磁共振成像、核醫學顯像和血管造影等技術進行影像學診斷。
超聲檢查是腎上腺疾病初篩的常用手段,具有無輻射、操作簡便的特點。高頻超聲可顯示腎上腺大小、形態及占位性病變,對腎上腺囊腫、血腫等液性病變敏感度較高。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以提高圖像質量,但受患者體型和腸道氣體干擾較大,對微小病灶檢出率有限。
CT是腎上腺病變診斷的金標準,平掃可檢測鈣化、脂肪成分,增強掃描能評估病變血供特點。多層螺旋CT的空間分辨率達1-2毫米,可清晰顯示腎上腺增生、腺瘤或嗜鉻細胞瘤。檢查時需注射碘對比劑,腎功能不全者需謹慎,輻射劑量約為3-5mSv。
MRI對軟組織對比分辨率優異,化學位移成像能鑒別腎上腺腺瘤與轉移瘤。T2加權像上嗜鉻細胞瘤呈顯著高信號,動態增強可評估病變強化方式。無電離輻射,但檢查時間長,對體內金屬植入物患者有限制,常用序列包括DWI和ADC值測定。
放射性核素掃描對功能性腎上腺病變具有特異性,間碘芐胍顯像可定位嗜鉻細胞瘤,膽固醇類似物顯像用于庫欣綜合征診斷。SPECT/CT融合成像能提高病灶定位準確性,檢查前需停用影響攝取的藥物,孕婦禁用。
選擇性腎上腺動脈造影適用于術前評估富血供腫瘤的供血動脈,數字減影技術可顯示3毫米以下的血管異常。屬于有創檢查,主要用于疑難病例或介入治療前規劃,需警惕對比劑腎病和穿刺并發癥。
腎上腺疾病患者日常需監測血壓波動,避免劇烈運動誘發高血壓危象。飲食應低鹽低脂,控制每日鈉攝入低于5克,適量補充富含鉀的香蕉、菠菜。保持規律作息,減少咖啡因攝入,術后患者需定期復查皮質醇水平。影像檢查選擇需結合病情特點,功能性病變建議內分泌激素檢測與影像聯合評估。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5886-0.html腎上腺疾病可以用什么影像技術檢查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Ⅰ型糖尿病治療原則是什么
下一篇: 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畸形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