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厭食癥的精神癥狀主要包括病理性體像認知障礙、情緒障礙、強迫行為、社交退縮及認知功能損害。該疾病屬于進食障礙的一種,需結合心理與醫學干預綜合治療。
患者對自身體重和體型存在扭曲認知,即使體重明顯低于正常范圍仍強烈恐懼發胖。這種認知障礙常伴隨對特定身體部位的過度關注,如反復測量腰圍或腿部圍度。發病可能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功能紊亂有關,表現為對食物熱量計算的極端執著。治療需通過認知行為療法糾正錯誤體像觀念,必要時聯合使用氟西汀膠囊等藥物調節神經遞質。
約60%患者合并抑郁或焦慮癥狀,表現為持續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或過度擔憂進食行為。這類癥狀與營養不良導致的5-羥色胺系統功能失調相關,可能出現晨重暮輕的情緒波動特征。臨床常用舍曲林片配合營養支持治療,嚴重病例需考慮米氮平片改善睡眠和情緒。
患者常出現與進食相關的儀式化行為,如食物切割成極小塊、嚴格按特定順序進食等。這些行為多由杏仁核過度激活引發,部分患者伴隨反復洗手等潔癖表現。治療需采用暴露反應預防療法,藥物可選氯米帕明片調節強迫癥狀。
因對進食場景的焦慮回避,患者逐漸減少社交活動,尤其回避涉及聚餐的場合。這種退縮行為與額葉皮層功能抑制有關,可能發展為長期自我封閉。團體心理治療和帕羅西汀片可改善社交功能,家庭治療有助于重建支持系統。
長期營養不良會導致注意力、記憶力和執行功能下降,表現為學習工作效率降低、決策困難。這與大腦前額葉皮層萎縮及白質損傷相關,嚴重者可出現定向力障礙。營養康復配合多奈哌齊片可能改善認知,但部分損害可能不可逆。
神經性厭食癥患者需建立規律的三餐制度,逐步增加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攝入量,避免劇烈運動。家庭成員應學習非批判性溝通技巧,定期監測體重和生命體征,發現心率低于50次/分或血鉀異常需立即就醫。心理治療需持續1-2年預防復發,建議每月進行骨密度檢測評估營養狀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3501-0.html神經性厭食癥精神癥狀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身心疾病的主要干預方式有
下一篇: 睡眠障礙該不該去精神科檢查呢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