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占位性病變是指肝臟內出現異常團塊或腫物的統稱,可能由肝囊腫、肝血管瘤、肝膿腫、肝癌等疾病引起。肝占位性病變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結合病理診斷明確性質,主要分為良性病變和惡性病變兩類。
肝囊腫是常見的良性占位病變,多為先天性或退行性改變。囊內充滿清亮液體,囊壁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多數患者無自覺癥狀,較大囊腫可能壓迫周圍組織導致右上腹隱痛或飽脹感。超聲檢查可見邊界清晰的無回聲區,無須特殊治療,直徑超過5厘米或有癥狀者可考慮穿刺抽液或腹腔鏡手術。
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多數為單發、生長緩慢的紫紅色結節,常見于30-50歲女性。增強CT顯示特征性"早出晚歸"強化模式。無癥狀的小血管瘤只需定期隨訪,巨大血管瘤伴出血風險時需行介入栓塞或手術切除。
肝膿腫屬于感染性占位病變,分為細菌性和阿米巴性兩類。臨床表現為發熱、肝區疼痛及白細胞升高,超聲可見混合回聲病灶伴厚壁。治療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頭孢曲松鈉聯合甲硝唑,較大膿腫需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糖尿病患者和膽道疾病患者易發生肝膿腫。
原發性肝癌是惡性占位病變的主要類型,多繼發于乙肝肝硬化。增強CT顯示動脈期快速強化、門脈期快速消退的"快進快出"特征。甲胎蛋白升高有助于診斷,確診需肝穿刺活檢。早期肝癌可選擇手術切除或射頻消融,晚期需采用靶向藥物如侖伐替尼聯合介入治療。
轉移性肝癌指其他器官惡性腫瘤經血行轉移至肝臟形成的占位,常見原發灶為結直腸癌、胃癌等。CT可見多發結節伴"牛眼征",需結合胃腸鏡等檢查尋找原發灶。治療以全身化療為主,孤立轉移灶可考慮手術切除。預后取決于原發腫瘤類型和轉移范圍。
發現肝占位性病變后應完善超聲、CT或MRI檢查明確性質,必要時進行腫瘤標志物檢測和病理活檢。日常生活中需戒酒、避免肝毒性藥物,乙肝患者應定期監測病毒載量。良性占位通常每6-12個月復查影像學,惡性病變需根據分期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術后患者需加強營養支持并監測復發跡象。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9-10469-0.html肝占位性病變是什么意思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葛根對肝臟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肝臟有鈣化點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