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長安的荔枝》中,鄭平安的“同僚”被一只蚊子叮咬后感染瘧疾而亡的這段故事雖具戲劇性,但也引發我們思考。
小小蚊蟲,真的能引發如此恐怖的死亡嗎?千年后的今天,答案依然令人警醒:蚊蟲叮咬傳播的疾病,其威力遠超荔枝運送的艱難險阻。
古人雖不知瘧原蟲,但已觀察到疾病與蚊蟲叮咬的關聯(如《淮南子》稱“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唐代官員視嶺南為畏途,主要是因為嶺南地區在當時被認為是瘴癘之地,其中瘧疾等傳染病的高發是主要原因之一。
01
蚊蟲叮咬:瘟疫背后的真相
劇中“同僚”的遭遇并非夸張杜撰。蚊子不只是擾人清夢,它們更是自然界中最致命的“動物殺手”之一!
蚊子叮咬時,會將自己的唾液注入人體,如果這只蚊子此前叮咬過患病的人或動物,其唾液中的病原體便會隨之傳播給新宿主。
02
蚊蟲叮咬可致的疾病
常見的蚊媒傳播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登革熱: 由伊蚊傳播,主要癥狀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肌肉關節痛,嚴重時可致出血甚至休克死亡。
瘧疾:由按蚊傳播,俗稱“打擺子”,癥狀包括周期性發冷、高熱、大汗,嚴重時危及生命。
流行性乙型腦炎:由庫蚊傳播,主要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可導致高燒、頭痛、嘔吐、抽搐甚至昏迷,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
一只帶毒蚊子叮一口,足以讓健康人陷入危險! 這絕非古人虛構的故事,而是現代醫學仍在持續研究的現實。
03
關中蚊子也“兇猛”
警惕輸入風險
陜西雖非登革熱、瘧疾等疾病的高發區,但輸入性病例的風險始終存在,尤其在人員流動頻繁的夏季。
陜西關中地區的白紋伊蚊(花蚊子)就具備傳播登革熱的能力。
而三帶喙庫蚊在省內廣泛存在,是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的主要媒介。
每年夏秋季,都是蚊媒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健康科普
04
古今驅蚊大作戰
科學防護是王道
古人在缺乏現代醫學知識的情況下,已懂得利用植物香氣驅蚊,如佩戴香囊(內裝艾葉、藿香等)、燃燒艾草煙熏。
這凝聚著古代先民,特別是婦女們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寶貴智慧,是傳統中醫藥學在生活應用中的生動體現,令人嘆服。
05
現代防蚊
我們擁有更科學有效的武器
物理隔絕:安裝紗窗紗門、使用蚊帳(推薦印有防蚊藥劑的蚊帳)、穿著淺色長袖衣褲。
清除孳生地:重中之重!翻盆倒罐清積水,填平坑洼,疏通溝渠,管理好水生植物容器,讓蚊子無處產卵。清除孳生地,勝過一切事后補救!
化學防護:在外露皮膚及衣物上使用含有效驅蚊成分(如驅蚊酯、避蚊胺、派卡瑞丁(羥哌酯))的驅蚊劑,并在涂抹4個小時后進行補充涂抹。
環境治理: 社區定期開展滅蚊行動,對公共水體進行蚊蟲控制。
06 特別提醒
被蚊蟲叮咬后,若出現以下癥狀,應高度警惕,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并告知醫生蚊蟲叮咬史和可能的旅居史。
1.突發高熱(尤其是39-40℃以上)
2.劇烈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痛
3.皮疹(尤其是充血性皮疹或出血點)
4.惡心、嘔吐
5.乏力、精神萎靡、嗜睡
6.寒戰、抽搐
時間就是生命,早期診斷和治療對預防重癥和死亡至關重要!
《長安的荔枝》中,
李善德拼死運送荔枝;
今日,為了您的健康
陜西疾控溫馨提示:
警惕小小蚊蟲叮咬,
它帶來的威脅
遠比一顆荔枝沉重。
做好防蚊滅蚊,
別讓蚊蟲的“一口”
成為健康的隱患!
這個夏天,
讓我們共同構筑防蚊屏障,
守護健康長安!
/健康科普
(注:文中配圖已購買所在圖庫版權,轉載時請注意,避免侵權。部分圖片來自《長安的荔枝》劇照,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2-8155-0.html比李善德的荔枝更致命!《長安的荔枝》蚊子叮一口,貴妃都怕?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西安冶金醫院、橘子(西安)蓮湖互聯網醫院舉行啟用暨系統上線儀式
下一篇: 陜西持續提高醫療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