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導演於水執導的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已于8月2日全國上映。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在觀影后于今日發文分享感想,稱這是一部深刻理解觀眾對“公平”與“透明”的樸素渴望的作品,也是一部敢于直面現實不公、表達憤怒與反抗的作品。
他同時表示游戲也有相同屬性。在虛擬世界,游戲暫時創造了一個獲得幸福感更公平的舞臺,在現實殘酷之外能給予玩家短暫慰藉與意義。
在評論中,他還對今年8月20日的活動做出回應。
原文寫道:
以前我經常問自己:為什么我(以及很多人)這么喜歡游戲?游戲讓我如此沉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當然有不同的正確答案,對我而言,其中一個很確定的回答是——好的游戲,暫時創造了一個獲得幸福感更公平的世界。
游戲里,刻意練習是可以變強的,成長能力是與時間正相關的,開局時大家資源數據是基本一樣的,就連抽卡,嗯,哪怕是抽卡(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是有保底的。
而在現實中,我們的開局資源相當隨機,我們無法控制對我們至關重要的他人的想法,社會的各種考試大多沒有簡單的數值標準與寫明的勝率,這個世界本身更是無時無刻都被千千萬萬的不確定性所支配。
是的,很遺憾,生活不是打游戲。不是努力就能贏,不是發奮就能刷排名,不是只要肯付出時間去刷怪練級撿寶再抄個bulid,就能在版本更新后繼續安逸混下去。
但正因為天道未必酬勤,影響因子多且混沌,我們才更強烈地要求規則的公平,渴望過程的透明。我們才天然地厭惡破壞這一切的事物。
這大概是許多優秀文藝作品的某種共性——它們理解我們對公平與透明最樸素的渴望與珍視。它們表達我們對踐踏公平掩蓋真相的憤怒與反抗。它們說真話,它們說人話。
《浪浪山小妖怪》就是這樣的作品,它不刻意卻直白地揭示了那個五彩斑斕上天入地花花世界的另一面:你我注定不是大圣,佛位與長生不老根本遙不可及,沒有金甲,沒有袈裟,甚至沒有機緣學到救命毫毛與銅頭鐵臂……而有的妖怪在吃人,有的人在奴役妖怪。
欣慰的是,它也狠狠保留了希望:
幫助,有報答。
前進,能到達。
沖鋒,好過害怕。
大膽往前走,會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別覺得這是一廂情愿與自我麻醉,只要這個世界還有壓迫、苦難與不公,我們就永遠需要這樣的故事,這樣的童話,這樣天真的信念與幼稚的熱血。
是的,因為人與人生而不一樣,因為基因有自私的本能,我們才更要為后天的公平一直戰斗。如果同意這一點,我猜你大概也能理解為什么我們現階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路沒有盡頭,繼續走下去就很帥氣。不要喪,不要慌,不要停。
(本周在出差,回來立刻補了票,不多說了,好!好!好!)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61-48609-0.html馮驥盛贊《中國奇譚》衍生動畫電影:好!好!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