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追覓科技的野心,早已超越清潔家電這一方天地。在9月4日的新品發布會上,該公司一舉推出超30款產品,覆蓋清潔電器、大家電、廚電乃至智能戒指等多個品類,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其首款電視機的正式亮相,這也標志著其在大家電領域再落一子。早在今年3月,追覓科技就已宣布進軍大家電市場,此次發布也是其多元化戰略的進一步深化。追覓科技的跨界,一方面可能源于清潔電器市場競爭加劇下的增長焦慮,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其構建全場景生態、打造技術底座的戰略野心。
然而,追覓科技的藍圖規劃遠不止于家電領域。近期,該公司還正式官宣進軍無人機市場,積極布局低空經濟賽道;其“造車計劃”也經媒體曝光。盡管追覓科技在高速數字馬達、智能算法等核心技術方面具備跨品類復用的能力,并擁有來自清華大學“天空工場”的航空航天技術基因,但業內人士指出,從家電到無人機,再到造車,這條跨界之路注定挑戰重重,能否在巨頭環伺的賽道中成功實現差異化破局,取決于追覓科技能否真正把握用戶需求、發揮技術協同效應,并駕馭多線作戰所帶來的綜合挑戰。
切入大家電領域
在進軍大家電之前,追覓科技已將業務擴展至凈飲機、吹風機、智能割草機器人(20.060, 1.02, 5.36%)等清潔家電之外的細分賽道,作為跨界小嘗試,直到今年3月,該公司才正式官宣進軍大家電市場,推出冰箱、洗衣機、空調等產品。
現在,追覓科技又帶來了旗下首款電視機產品。然而,大家電早就處于飽和狀態,且幾大傳統家電廠商一直占據主流市場,追覓科技要想從中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以彩電為例,在“以舊換新”補貼的政策紅利下,奧維云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彩電市場銷量達1375萬臺,同比增長1.8%;銷售額攀升至561億元,同比增長7.5%。但展望2025年下半年,市場不可避免會面對同期高基數所帶來的壓力,奧維云網(AVC)預測數顯示,2025下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銷量將達到1680萬臺,同比下降3.2%,銷售額將達到722億元,同比下降3.6%。
面對追覓科技的跨界動向,業內眾說紛紜,既有看好者,也不乏質疑之聲。“過去15年,除傳統電視企業之外,宣布進入電視領域的新品牌不下15個,最后除小米、華為之外,全部以失敗告終。追覓科技做電視,看起來更像是掃地機市場持續低迷、企業陷入增長焦慮之下的決策。”資深家電觀察人士劉步塵直言,任何行業的發展必然經過專業化向多元化的邁進,否則企業規模很難做大,但多元化不是腦子一熱隨便進入一個領域就能成功的。
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家電市場雖已飽和,但智能化升級空間大,并且出海拓展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追覓科技在AI智能和全球化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可以在全球挖掘增量市場機會。
那么,在面對底蘊深厚的傳統大家電廠商時,追覓科技需如何探尋自己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呢?“追覓科技是新入局的,有很多巨頭企業在我們前面,如何能夠趕超他們呢?回歸到底層邏輯,我們還是深耕于未被滿足的用戶需求。大家電、小家電的賽道是可迭代的消費品類,這個領域的特點是每年很多企業的產品迭代速度非常快,這對我們來說是機會點,本質上,機會點的競爭代表尚存在未被滿足的用戶需求。像空調這條賽道,尤其是高端空調市場,在中國來說尚沒被充分滿足,因為在中國市場人均消費水平還在不斷拔高,所以我們切入的也是高端。”追覓空調事業部產品總監孫忠兵對包括《華夏時報》記者在內的媒體記者說。
本報記者注意到,追覓科技這次推出的空調新品,是全球首款雙機械臂自然風空調,該產品首次將機械臂技術引入家用空調領域。目前看來,追覓科技大家電的成績還不錯,該公司在發布會上透露,截至2025年9月,追覓大家電已經獲得20億元意向訂單。
從家電走向交通
然而,追覓科技的野心并不局限于家電。
上個月,追覓科技宣布進軍無人機市場,戰略布局低空經濟這萬億級新賽道。目前,該公司正積極組建專業的無人機研發團隊,且核心團隊架構已初具雛形,標志著其跨界發展進入實質性階段。
追覓科技涉足無人機領域并不意外,因為本身就具有低空經濟的基因。該公司創始人兼CEO俞浩畢業于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專業,是中國最早的四旋翼開發者、三旋翼飛行器發明者,同時也是清華大學“天空工場”的創始人,且追覓科技的創始團隊中有多人來自“天空工場”。
有意思的是,無人機“霸主”大疆在一個月前剛推出旗下首款掃拖一體的清潔機器人,這兩家可以說是在互相攻入對方“腹地”,而影石創新(331.800, -6.20, -1.83%)不久前也宣布了進軍無人機市場的消息,這意味著未來無人機市場的競爭將加劇。
除了無人機,據媒體曝光的追覓科技內部文件,該公司還宣布加入造車行列,首款車型定位超豪華純電產品,對標布加迪威龍,計劃在2027年亮相,目前該項目已組建了近千人的造車團隊,且在持續擴張。追覓科技方面也向本報記者確認了造車的消息。
“從戰略層面來看,追覓科技可能希望構建一個跨場景的生態體系,提升品牌價值,并建立更高的競爭壁壘。”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本報記者說,供應鏈日益成熟為追覓科技進入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提供了一些有利條件。
當然,追覓科技尚未上市,因此不能排除這些跨界規劃是為未來的IPO增添故事性的可能性。據天眼查數據,自2017年成立以來,追覓科技共完成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集團、碧桂園創投、昆侖萬維(40.640, -0.41, -1.00%)、厚天資本、逐鹿資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與普通家電不同,造車是一項成本極高的項目。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在2024年12月31日的跨年直播中曾透露,截至當時,小米造車總支出大概在300億元左右。而在發布會上,追覓科技透露,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規模已遠超2024年全年總額,實現跨越式增長。有媒體報道稱,追覓科技2024年的整體營收突破了150億元。
“資金方面,多線業務出擊雖會有挑戰,不過一方面追覓科技有百億元以上的營收,自身有較好的造血能力,另一方面,新業務布局后也有機會帶來新的融資,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另外,由于新業務可以借助中國成熟的產業鏈,以及自身技術復用優勢,可以快速切入市場貢獻營收。”丁少將說。
渠道或許也是追覓科技的底氣來源之一。據該公司透露,其產品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入駐6000多家全球線下實體門店,累計服務家庭超過3000萬。
總體而言,張毅指出,盡管存在技術互通、市場需求和企業戰略布局的機遇,能否真正實現跨行業生態協同,關鍵還取決于追覓科技的綜合經營管理能力,這一能力是實現多領域協同布局、構建可持續生態的核心挑戰。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4-6416-0.html從家電到造車:追覓科技的技術藍圖與業務邊界持續延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11.5%股權易主,美的系入局三星財險
下一篇: 2025IFA展:AI家電成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