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在改編成抗戰時的八路軍之前,工農紅軍一共有三大主力軍,分別是第一、二、四方面軍。那么,為何沒有第三方面軍呢?是故意空過去的嗎?并不是。
事實上,在紅軍初創時,除了中央蘇區的中央紅軍(即后來的第一方面軍)外,還有散落在各地的游擊隊。由于通訊的不發達,造成了信息的閉塞,因此就難以形成統一的編制。直到后來,隨著對各地游擊隊的全面了解后,中央決定統一編制,組建成四個兵團,分別是第一、二、三、四兵團。然后,再在這四個兵團的基礎上,擴大規模,組建成四個方面軍。
注意,此時是有第三兵團的,按照計劃,第三兵團應該擴建展成為第三方面軍。可是后來為什么沒有擴建成呢?
因為在打算成立方面軍的時候,正趕上紅軍攻打長沙。為了統一指揮,利于作戰,第三兵團的總指揮——后來的彭德懷元帥,就發揚風格,主動要求把第三兵團編入了由第一兵團擴建成的第一方面軍中。原來的第一軍團總指揮朱德和政委毛主席,繼續擔任第一方面軍的總司令和總政委,而原來的第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則,擔任了第一方面軍的副總司令。
就這樣,第三方面軍便空缺了。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彭總不顧個人私利,一切從大局出發的品格。
后來,第二、第四方面也相繼成立。其中,第二方面軍由賀龍擔任總指揮,周逸群擔任政委(后由任弼時擔任);第四方面軍則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
再后來,由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開始了萬里長征。最后,三大方面軍在陜北勝利會師。
西安事變爆發后,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組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此后,紅軍改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即我們俗稱的八路軍。后來又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因為大家熟悉了八路軍的稱呼,所以,仍然稱之為八路軍。
八路軍由朱德擔任總指揮(后改稱總司令),彭德懷擔任副總指揮(后改稱副總司令),下轄三個師。其中,第115師主要由第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由林彪任師長,聶榮臻任副師長;第120師主要由第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由賀龍任師長,蕭克任副師長;第129師主要由第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由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
這三個師,就是后來的解放戰爭中四大野戰軍的前身了。
核心提示:清朝的軍隊決定趁亂大舉入關,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進入山海關內,農民軍放棄北京向陜西撤退。多爾袞奏請順治帝遷都京師。清軍入關后,它標志著清朝在全國統治的開始
轉瞬即空
李自成推翻明朝,建立大順政權,逼死崇禎,按理當坐崇禎的位子,可歷史卻開了個大玩笑,他很快就敗亡了,關外還有虎視眈眈的滿清坐收漁翁之利。李自成除了人多,再就是亂,這是導致百萬大軍迅速潰敗的關鍵。
大清帝國
公元1644年,清朝的軍隊決定趁亂大舉入關,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進入山海關內,農民軍放棄北京向陜西撤退。多爾袞奏請順治帝遷都京師。清軍入關后。它標志著清朝在全國統治的開始。
趕盡殺絕
滿清轉戰燒殺37載,短短三十余年間,使人口從明朝后期的兩億多減至順治十七年的1900萬,整個國家“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敢反抗的忠勇之士幾被殺盡,留下的是大抵順服的“奴才”。魯迅先生說:“滿清殺盡了漢人的骨氣廉恥。”
小試牛刀
“畿(jī )南大屠殺(河北、山東),滿清屠約5千人;“潼關大屠殺 (陜西),7千戰俘屠盡;南雄大屠殺(廣東),死約 2萬余人;蒲城大屠殺(陜西),死約1萬余人;永昌大屠殺 (云南),人數不詳
鋒芒畢露
金華大屠殺(浙江),5萬余人全部被屠;同安大屠殺(廈門),死亡約5萬余人;湘潭大屠殺 (湖南),約5萬余人;潮州大屠殺(廣東),死約 10萬 余人;江陰大屠殺(江蘇),死亡約17萬。南昌大屠殺(江西),死亡約20萬人;信豐大屠殺(廣東),不計其數
出神入化
嘉定三屠”(上海),死亡 20萬 余人; 贛州大屠殺(江西) ,死亡約20萬余人;死亡約40萬余人;“揚州十日”(江蘇),約80萬余人全部被屠;“嘉興大屠殺”(浙江),死亡約50萬余人。廣州大屠殺 (今廣州),約 60萬 余人;平海大屠殺(廣東),不計其數
所見所聞
意大利傳教士,中文名衛匡國,記錄了他的見聞: “他們(滿清)的攻勢如閃電一樣,用不了多久就占領它,這些地方中有一座城市的英雄抵抗了他們的進攻——那就是揚州城(今江蘇),一個韃靼王子死在這座城下。一個叫史閣部(史可法)的忠臣守衛揚州,他雖然有強大的守衛部隊,最后還是失敗了,全城遭到了洗劫,百姓和士兵被殺。韃靼人怕大量的死尸污染空氣造成瘟疫,便把尸體堆在房上,城市燒成灰燼,使這里全部變成廢墟。”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934-0.html紅軍有第一二四方面軍 為何唯獨沒有第三方面軍?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