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原名叫做朱若極,是明朝皇室朱家的后代,明朝滅亡,年幼的朱若極被太監帶出宮,只能找到廟宇暫時藏躲。他的一生名號很多,他最喜歡的名字就是石濤,這個名字用的最多,石濤正是他出家為僧的字。
石濤圖片
關于石濤簡介,只知道他是廣西人,生年和卒年都不詳細,石濤是紅塵之外的人,喜歡四處游山玩水,徒步行走了大半個,從老家廣西,到過江西、北京、浙江、江蘇等地,游覽過的地方中他最喜歡江蘇省揚州,晚年留在揚州。
石濤是個矛盾體,他本是佛門弟子,安心于清凈,他卻喜歡熱鬧,他多次進京,想交結朝廷的權貴,朝廷中人礙于他的身份,都不敢和他親近。他是明朝后代,卻在康熙南下微服私訪時兩次接駕,清朝建立后,反清復明的人不少,石濤作為明朝后人,沒有參與反清。
石濤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作畫,他作品中的很有張力,磅礴大氣、大起大合、氣勢非凡。他的題材很廣泛,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都很擅長,山水中特別喜歡黃山,花鳥中鐘愛荷花,他的畫中幾乎都有題詩,畫中有詩意,詩情有畫意,將詩歌、書法、畫三者完美結合,同時他的作品不受教派的限制,融合百家畫法,終成一代大畫家。
石濤早年的作品多是模仿董其昌的作畫風格,中年的作品多是創新和融合各家之長,晚年的作品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他認為作畫要講究整體,不要糾結于細節,他“一畫”思想對后世作畫有很大的影響。
石濤簡介大多和他的作品有關,關于他自己的反倒沒有多少。
石濤作品
石濤,他的原名是朱若極,表字為石濤,他是明末皇室中人,他的父親是明元宗朱亨嘉,因為政治變故他后來出家為和尚,他的法號是元濟,他是清朝早期非常出色的畫家,是公認的國畫宗師。他的著作有《采石圖》、《竹石圖》和《搜盡奇峰打草稿圖》等等。
石濤山水圖
石濤作品主要在景物方面,他云游四海,為他的景物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石濤作品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他早期時的作品有《山水圖》、《山水人物圖》等等,這一時期他的畫主要受梅清的熏陶和影響,筆法稚嫩青澀但畫風飄逸自由,這一時期他描繪許多的人物。他中期的作品有《細雨求松圖》和《搜盡奇峰打草稿圖》等等,這一時期他多畫風景,人物漸漸少了。他游歷了大江南北大半個,吸收了前人畫作的精華。此時的作品青澀稚嫩已經轉化成了熟稔,他的畫作新奇俊秀,線條瑩潤飽滿。他晚期的作品有《采石圖》、《橫塘曳履圖》、《云山圖》等等,這一時期他不論是畫作和繪畫方式都已經成熟了,這時的他突破了前人的畫作的禁錮,將大自然的美妙糅合夾雜,他的筆法痛快盡致,大膽肆意,畫作一氣呵成,氣勢恢宏。
石濤作品在古畫中一朵開不敗的花,特色鮮明。他的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內心的變化,更展現畫的精髓。告訴了世人什么事意境深遠,什么叫筆法成熟,什么叫游刃有余。
石濤畫論
石濤的繪畫理論記載在《苦瓜和尚畫語錄》中,為避禍端,石濤自小出家,自稱苦瓜和尚,本書簡稱《畫語錄》,他在揚州居住時,曾將這本語錄親自刻錄成書,取名為《畫譜》,遺憾的是這本《畫譜》沒有流傳下來,流傳至今的是王繹晨的傳抄本,和石濤自己刻的版本存在不少差別。
石濤像
石濤畫論被稱為“一畫論”,認為一畫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是事物變化萬千的本源,不易被世人發現,需要人們去探索和發現。由于石濤對“一畫論”的表述很模糊,很神秘,研究石濤畫論的人各自有不同的見解,有的人看法很簡單,認為“一畫論”就是作畫的時候講究一氣呵成,重視整體性和統一性,不要過分在意旁枝末節。支持這個說法的人很多,石濤的畫確實也是這樣,畫中之景大氣磅礴、洋洋灑灑,畫中氣勢如萬馬奔騰,不受拘束。有的看法比較復雜,他們用儒、道、佛的觀點來分析石濤畫論,認為石濤是佛門中人,明清都是儒家思想統治的朝代,“一”是道家創始人老子的學說,其復雜程度不是普通人能夠了解的。
1/31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2-4299-0.html【石濤的作品有哪些】石濤的簡介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誰是玄武門之變最終贏家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劉基諫主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