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7月3日,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舉行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介紹武義縣職業教育基本情況、特色做法、高質量發展成果及未來發展目標,并答記者問。
發布會上,武義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妙青介紹了近年來武義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相關情況。
據介紹,武義縣職業技術學校創建于1983年,40余年以來,歷經多校整合,始終圍繞“學在武義·品質職教”發展目標,先后培育出4位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形成“多元育人、德技雙馨”的現代職教特色,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武義縣職業教育始終堅持“推動產教融合、對接產業需求、服務縣域經濟”的核心定位,通過高位統籌、校地聯動、產教融合,大力構建現代職教發展體系,探索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打造6個“政校行企”協同育人基地,涵蓋電動工具、餐廚用品、高端裝備制造等縣域重點領域,為激活縣域經濟發展引擎賦能助力。
這些年,武義職業教育累計為企業輸送技術骨干和技能人才6000余名;累計培養近千名婺劇(戲曲)演員,其中國家一級演員11人,國家二級演員30余人,國家三級演員60余人,孕育出楊霞云、樓勝、鮑陳熱、陳麗俐4位戲曲梅花獎得主。近三年,武義舉辦職業培訓300余場,培訓企業職工14612人,幫助企業職工取得高級工證書1757人次,以扎實成效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持續賦能。
今年9月,武義人將迎來了“家門口的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大學武義學院、武義縣職業技術學校搬入新校區,武義縣職業教育將開啟新的發展篇章。
據介紹,下一步,武義教育將聚焦打造“校地職教合作樣板、中高職一體化標桿”核心目標,以《武義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為行動綱領,強化院校協同、深化產教融合、聚焦質量提升、建強師資隊伍、推動數字賦能,緊密對接縣域產業發展需求,著力構建服務精準、特色鮮明、質量一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在記者提問環節,發布人分別圍繞武義縣職業教育發展思路、金華職業技術大學武義學院建設進展情況、職業教育引才留才政策保障等方面作了重點介紹。
如何通過政策措施保障職業教育創新發展?武義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王躍偉表示,武義縣職業教育將重點圍繞縣域產業轉型升級方向,聚焦智能制造、康養服務、婺劇藝術等優勢領域,前瞻性布局低空經濟、前沿新材料等未來賽道,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支撐、資源保障,以打造“校地職教合作樣板、中高職一體化標桿”為目標,推動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互促共進。
針對廣大市民關注的校園建設進展及職普融通試點班情況,武義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校園主體工程已完成竣工驗收,設施設備采購及安裝工程正在實施當中,計劃8月底前完工。校園周邊公園、道路、公交及商業配套設施等也在有序推進中。新校區投用后將實現中職4000人、高職2000人辦學規模,探索建立普高與職高的橫向融通機制,形成中高職一體化貫通的育人新高地。同時,要穩步推進金職大武義學院畢業生就業政策制定工作,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沈樺、王文湛;圖據武義融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1-17916-0.html持續賦能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今年9月,浙江武義將迎來“家門口的大學”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