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下,歷史虛無主義正以隱晦手段侵蝕民族歷史根基,危害甚巨。本文緊扣電影《731》定檔“九一八”這一熱點,從理論剖析、實踐反擊、法律保障等維度展開論述,闡明其對抗歷史虛無主義的現實意義,探究守護歷史真相的有效路徑,喚醒民族集體記憶、凝聚社會共識,為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推動全社會共同抵御歷史虛無主義侵蝕提供有益借鑒。
電影《731》宣布定檔9月18日,官博那句“銘記,是為了更好前行”,宛如鐘聲穿云,經久不息。這絕非一部揭露侵華日軍731部隊反人類罪行的影片對上映日期的簡單選擇,更是向歷史虛無主義亮出的一把利劍,是在歷史文化傳承陣地上展開的正面交鋒。
近年來,歷史虛無主義以種種隱晦方式出現,或是以“學術研究”為名,對鐵證如山的歷史事件進行所謂的“細節再考證”,試圖消解其本質的殘酷性與定論性;或是披著“人性反思”的外衣,在文藝作品中模糊侵略者與受害者的界限,甚至為戰犯尋找“不得已”的苦衷;更有甚者,公然在網絡空間以“戲說”“惡搞”形式褻瀆民族苦難,挑戰公序良俗與法律底線。這些行為,絕非追求所謂“歷史真相”,而是通過解構歷史邏輯、顛覆價值判斷,妄圖撕裂國家與民族認同賴以存在的歷史共識,從根本上動搖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根基,瓦解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與執政根基。這種對歷史的系統性歪曲,不僅是對過去的背叛,更是對未來的威脅,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并堅決予以抵制。
2024年9月17日,人們前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本部主樓舊址參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松 攝
在此背景下,《731》選擇于“九一八”上映,其現實意義遠超一部電影本身的范疇,更是對歷史虛無主義的一次精準而有力的“議程設置”反擊。將731部隊駭人聽聞的活體實驗、細菌戰等反人類暴行,置于“九一八”事變所開啟的十四年抗戰苦難這一宏大歷史坐標中展現,絕非偶然。借助電影這一極具傳播力的大眾文化載體,在具有高度象征意義的時間節點上喚醒民族集體記憶,無疑是對歷史虛無主義消解歷史、混淆是非企圖的正面迎擊。
這種“文化事件”與“時間節點”的結合之所以能迸發強大效力,其深層原理在于集體記憶的構建性與大眾傳播的儀式性。歷史認知從來不是刻在石頭上的永恒印記,它更像一條奔流的長河,在每一代人的講述與重述中不斷被塑造、強化或消磨。而大眾傳媒尤其是電影這種兼具沉浸感與情感沖擊力的媒介,在塑造集體歷史記憶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力量。《731》于“九一八”上映,已然超越了單純的信息傳遞,升華為一場莊重的社會儀式——觀眾走進影院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集體參與的紀念行為。當人們在黑暗中共同凝視那段至暗時刻,情感的共鳴與價值的認同將在群體中激蕩強化,進而在精神層面筑起抵御歷史虛無的堅固堤壩。
守護歷史真相、抵御虛無侵蝕,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一項需要全社會齊心協力、多維協同作戰的系統工程。
教育固本,筑牢歷史認知根基。歷史教育是抵御虛無主義的根基所在,必須抓早抓小、久久為功。在中小學教材與高校課程中,系統構建以實證為基、邏輯嚴謹、情感豐沛的民族奮斗史觀。同時拓展社會教育路徑,借助紀念館、博物館、主題展覽等多元載體,讓歷史走出書本,變得可感可知,引導年輕一代不僅要熟知史實,更能深切體悟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壯闊征程,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深刻認知中,始終堅定文化自信,持續深化文化認同。
文化浸潤,以情動人直抵心靈。文藝作品在塑造集體記憶、傳遞歷史價值方面具有獨特而強大的感染力。要鼓勵支持創作更多如《731》這樣的作品——兼具嚴謹的歷史態度、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卓越的藝術感染力。通過電影、文學、戲劇、紀錄片等直抵人心的敘事方式,將塵封的檔案、冰冷的數據轉化為鮮活的故事和深沉的情感共鳴,讓歷史從教科書走入大眾的心靈深處,在震撼與感動中完成歷史真相的傳遞、民族精神的弘揚和歷史價值的深度內化與鞏固。
輿論引領,激濁揚清凝聚共識。輿論斗爭是意識形態斗爭的前沿陣地,是沒有硝煙的戰場!面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滲透,我們絕不能被動防守,必須要主動出擊。要加強輿論引導,旗幟鮮明地宣傳正確的歷史觀,及時批駁、澄清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論調和迷惑性言論;要善于發掘典型和宣傳體現民族氣節、愛國情懷的正面典型;要講好中國故事,營造崇尚英雄、捍衛歷史、敬畏真相的濃厚社會氛圍,牢牢掌握歷史話語權,凝聚最廣泛的社會共識。
法律護航,劃清底線嚴懲不貸。法律是守護歷史尊嚴的有力武器。《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將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行為納入禁止范疇,為英雄烈士的名譽與榮譽筑起了法律屏障;《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為清理公共領域的歷史虛無主義言論、滌蕩錯誤思潮、維護清朗的社會文化環境提供了全方位的法律支撐。徒法不足以自行。要讓法律真正成為懸在歷史虛無主義頭上的“利劍”,讓每一條法律條文都“長牙帶電”,讓每一次違法行為都付出應有代價,從而徹底粉碎歷史虛無主義的生存空間,讓法律的剛性守護為歷史尊嚴和民族記憶保駕護航。
《731》選擇在“九一八”這個特殊節點定檔,是對民族記憶的主動守護與堅定捍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輿論戰、宣傳戰、文化戰中,它時刻警醒著我們:歷史從未真正遠去,那些浸透鮮血、飽含傷痛的真相,必須跨越歲月長河,被一代又一代人深深鐫刻在心靈深處,永遠銘記。
作者 | 李禹 吉林省雙遼市委組織部
責編 | 王靜靜
校對 | 翟婧
審核 | 于川、張凌潔
監審 | 彭亞南、劉斌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0-24782-0.html以光影銘刻歷史:由電影《731》定檔生發的思考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文化的力量》在浙江麗水蓮都引發強烈共鳴
下一篇: 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生態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