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科學編制規劃意義重大。本文立足新時代發展要求,從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三個維度,系統闡釋“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戰略導向與實踐路徑,深入剖析穩中求進、系統觀念等規律性原則的運用方法,生動詮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有機融合。文章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為高質量完成規劃編制提供了可借鑒的行動框架。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接續制定實施14個五年規劃(計劃),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國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戰略規劃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國家五年規劃編制實施,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論斷。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戰略和規劃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高質量做好規劃編制工作,以高水平規劃統籌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家重大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車后,車輛行駛在黃茅海大橋上(2024年12月1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體現時代性
時代在進步,實踐在發展。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必須堅持胸懷“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深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深刻把握時代特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
一是立足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演變態勢。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復雜。只有敏銳把握外部環境的戰略走向,才能有針對性地確定發展思路和戰略舉措,牢牢掌握發展主動權。要前瞻性把握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對我國的影響,因勢利導對經濟布局進行調整優化。要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多措并舉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效穩住經濟基本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統籌發展和安全,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安全能力,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二是深入研判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演進趨勢。當今世界,圍繞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競爭更加激烈。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只有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不斷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才能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要堅持全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并舉,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在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上持續用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技術上抓緊攻關。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筑牢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三是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步走”戰略安排作出明確部署,清晰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的階段性要求,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緊緊圍繞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一個領域一個領域合理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對各方面的目標任務,要深入分析論證,確保科學精準、能夠如期實現。要統籌謀劃,抓住關鍵性、決定性因素,把握好節奏和進度,注重鞏固拓展優勢、突破瓶頸堵點、補強短板弱項、提高質量效益,與整體目標保持取向一致性。
2025年6月13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船舶有序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王輝富 攝)
把握規律性
編制實施中長期規劃,凝聚著黨長期以來特別是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智慧結晶,匯集了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總結經驗,并在實踐中豐富發展。
一是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科學方法論。在編制實施中長期規劃時,要始終堅持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既穩字當頭,保持定力,不斷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又以進促穩,綜合施策,確保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二是堅持系統觀念。中長期規劃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需要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同時,也要聚焦發展階段中的重點,集中力量攻堅克難。要強化系統觀念,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既全面規劃又突出重點,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
三是堅持需求引領。時代創造需求,需求孕育目標。在編制實施中長期規劃時,既要堅持目標導向,提出切合實際的奮斗目標,增強規劃的方向性、引導性;又要堅持問題導向,在補短板、強弱項上持續用力,增強規劃的精準性、實效性。既從宏偉目標倒推,厘清各個時間節點必須完成的任務;又從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順推,明確破解難題的途徑和辦法。既以目標為著眼點,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又以問題為著力點,精準施策、精確發力。
四是堅持人民立場。增進人民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要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制定政策,做到規劃為了人民、規劃編制依靠人民、規劃實施成果由人民共享。
五是堅持建章立制。編制實施中長期規劃,要突出制度建設這條主線,堅持破立并舉、先立后破,有力有序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政策性創新問題,加快建立制度健全、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規劃體系,構建發展規劃與財政、金融等政策協調機制,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
富于創造性
編制實施規劃的過程,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過程,是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交相輝映的過程。
一是堅持以理論創新引領實踐創新。理論引領規劃,規劃指導實踐,規劃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重要環節。黨的創新理論體現經濟社會發展規律,通過指引規劃制定實施有效指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是指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制定實施五年規劃的科學指南。這一重要思想包含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闡明了我們黨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價值導向、發展模式、發展道路等重大問題,充分保證五年規劃的前瞻性、戰略性和科學性。
二是更好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證明,中長期發展規劃既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體系不斷健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統一規劃體系建設,引導公共資源配置方向,規范經營主體行為,這為在五年規劃中統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作用指明了方向。在內容上,五年規劃既要推動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以有效市場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也要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優化政府服務,以有為政府彌補“市場失靈”。在實施上,要堅持分類推進,對預期性指標和產業發展、結構調整等任務,注重發揮市場作用,政府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體制環境和法治環境;對約束性指標和公共服務、生態環保、安全保障等任務,通過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引導調控社會資源推動目標任務實現。
三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有機統一起來,在謀劃頂層設計的過程中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廣泛聽取意見,有效找準問題、吸收新鮮經驗,提升規劃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好地統一思想、形成共識。五年規劃實施要根據各方面意見及時優化完善,在動態監測、中期評估過程中,充分體現各方面反饋意見,提出進一步推動規劃落地見效的任務舉措。同時,進一步創新在規劃編制實施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方式方法,真正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充分凝聚全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不斷推動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邁出堅實步伐。
作者 | 王軍
責編 | 王靜靜
校對 | 翟婧
審核 | 于川、張凌潔
監審 | 彭亞南、劉斌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30-17920-0.html把握科學編制中長期規劃的“三性”要求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銘記抗戰歷史 汲取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