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莊凱(譯音)在猶他州疑似遭綁架事件迎來好消息。1月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fā)布消息稱,在美國當?shù)鼐健⒅袊v美國使館和中國國內公安機關等多方努力下,該名留學生已于當?shù)貢r間2023年12月31日晚安全找到,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據(jù)當?shù)鼐浇榻B,該名留學生系遭遇了“虛擬綁架”電信詐騙,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紅星新聞相關報道:在美國失蹤的17歲中國留學生已找到,疑遭“網(wǎng)絡綁架”,被找到時饑寒交迫)中國駐美國使館再次提醒在美中國公民,特別是在美留學人員務必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范,高度警惕“虛擬綁架”等電信網(wǎng)絡詐騙,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受損。
▲莊凱被警方找到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近期,“虛擬綁架”電信詐騙盯上海外留學生,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內蒙古、青海等多地警方都發(fā)布涉及“虛擬綁架”的案件信息或警情提示,涉及詐騙金額從100萬元到1500萬元不等。有駐外使領館也針對“虛擬綁架”發(fā)布預警。
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郭安律師和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丁文均律師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僅在大家所熟知的“緬北”存在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美國的百姓同樣深受其困擾。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開始出現(xiàn)非法騷擾、詐騙手機用戶的社會問題。近年來,這類問題愈發(fā)嚴重,而且違法者多使用“主叫方ID欺騙技術”或其他改號手段,來冒充一些官方電話號碼。
——①——
在美中國留學生已安全找到
其家人已付8萬美元贖金
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猶他州警方當?shù)貢r間2023年12月29日表示,一名來自中國的17歲留學生據(jù)信在當?shù)乇唤壖埽秸趯ふ移湎侣洹?span style="display:none">ExP28資訊網(wǎng)——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據(jù)新民晚報報道,現(xiàn)年17歲莊凱居住在猶他州里弗代爾,該市位于鹽湖城以北34英里處。他最后一次被人看見是在當?shù)貢r間2023年12月28日凌晨3點30分左右。警方則是在28日晚接到學校關于他失蹤的信息。
里弗代爾警察局局長凱西·沃倫在12月29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透露,警方認為,莊凱是在他寄宿的家庭中被人“強行擄走”,且“在違背其意愿的情況下被拘禁”。莊凱的父母居住在中國。父母此前打電話給莊凱在美國的高中,聲稱他們收到了附有莊凱照片的贖金條。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fā)布相關消息
猶他州里弗代爾警方當?shù)貢r間2023年12月31日通報稱,先前被懷疑遭到綁架的中國籍留學生莊凱找到了。
當?shù)鼐椒Q,12月31日晚上在猶他州布里格姆城峽谷地區(qū)發(fā)現(xiàn)莊凱,警方爬上山坡搜索,在猶他州山腰的一個帳篷里找到他。莊凱隨后被送往里弗代爾警察局,并已和家人取得聯(lián)系。
里弗代爾警察局長凱西·沃倫表示,莊凱受到網(wǎng)絡勒贖者的“操控”,讓他誤信他在中國的家人受到威脅。同時,家人因他的失聯(lián),已經付了8萬美元贖金。
美國警方表示,罪犯通常會分別威脅年輕的外國留學交換生及其家人,并要求支付贖金。還會讓學生自己藏起來,并在脅迫下,拍下自己被囚禁的樣子,然后寄給他們的家人。
1月2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fā)布消息稱,在美國當?shù)鼐健⒅袊v美國使館和中國國內公安機關等多方努力下,該名留學生已于當?shù)貢r間12月31日晚安全找到,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據(jù)當?shù)鼐浇榻B,該名留學生系遭遇了“虛擬綁架”電信詐騙,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中國駐美國使館再次提醒在美中國公民,特別是在美留學人員務必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范,高度警惕“虛擬綁架”等電信網(wǎng)絡詐騙,避免人身和財產安全受損。
——②——
多地警方曾發(fā)警情提示
有的涉及詐騙金額達1500萬元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此前已經發(fā)生過“虛擬綁架”電信詐騙盯上海外留學生的案例。
據(jù)《新華每日電訊》報道,近期,家住上海市靜安區(qū)的一對夫婦向屬地派出所報案稱,一名福建口音的男子用在東亞某國留學女兒小王的微信與其聯(lián)系,稱已綁架其女兒,并向其發(fā)送女兒被綁架的照片。
接報后,民警一方面安撫夫婦兩人情緒,指導他們與“綁匪”周旋。與此同時,民警迅速聯(lián)系到其女兒在東亞某國預科學校老師,并委托老師在當?shù)貓蟀浮?span style="display:none">ExP28資訊網(wǎng)——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報案9小時后,小王的母親接到預科學校老師電話稱,該國警方通過技術定位在當?shù)匾痪频暾业叫⊥酰⑵鋷Щ鼐肿鞴P錄。
▲搜救人員發(fā)現(xiàn)了莊凱和他的“露營”帳篷
據(jù)小王回憶,當時她接到所謂“大使館”工作人員電話,告知其涉及一起信用卡詐騙案件,需要配合上海警方調查。“我確實弄丟了信用卡,擔心有人用我的信用卡從事違法活動。之后一個自稱‘上海民警’的人聯(lián)系我,報出我的準確信息,表示如不配合工作,將影響我父母的正常生活,我就信以為真了。”
此后,小王通過境外社交軟件與自稱“警察”者聯(lián)系,按要求主動配合拍攝了自己被捆綁的照片并發(fā)送給對方用于所謂的“警方比對”。所幸的是,后來在多方努力下,該騙局被成功識破。
針對類似案例,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內蒙古、青海等多地警方都曾發(fā)布涉及“虛擬綁架”的案件信息或警情提示,涉及詐騙金額從100萬元到1500萬元不等。有駐外使領館也針對“虛擬綁架”在發(fā)布預警。
上海市公安局刑事偵查總隊九支隊情報綜合大隊大隊長馬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虛擬綁架類”詐騙是一種專門針對留學生群體的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是傳統(tǒng)“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升級版,利用留學生涉世未深、信息不對等而精心設計的“雙向連環(huán)騙局”。
上海市反詐中心對2022年以來涉及的境外留學生被騙案件分析發(fā)現(xiàn),案件中受害留學生平均年齡僅為22歲,年齡最小的僅17歲,年齡段主要集中于“00后”,“出境到首次被騙”的間隔時間最短僅為1天,超過半數(shù)被騙者間隔時間在6個月以內。
——③——
律師介紹:
網(wǎng)絡電信詐騙在美同樣猖獗
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郭安律師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不僅在大家所熟知的“緬北”存在日益猖獗的電信詐騙,美國的百姓同樣深受其困擾。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開始出現(xiàn)非法騷擾、詐騙手機用戶的社會問題。近年來,這類問題愈發(fā)嚴重,而且違法者多使用“主叫方ID欺騙技術”或其他改號手段,來冒充一些官方電話號碼。
郭安律師表示,為了打擊電信詐騙,美國州政府和聯(lián)邦政府均推行了多項有針對性的法律及政策。例如,1991年頒布實施《電話消費者保護法案》,此法案明確規(guī)定未經電話用戶同意,不得向其撥打自動電話或預先錄制的電話。2015年,美國聯(lián)邦通信委員會通過頒布行政命令進一步解釋該法案,將其適用范圍擴展到寬帶、傳真、電子郵件、IP電話等傳統(tǒng)電話以外的業(yè)務。美國國稅局曾在2022年6月8日在官網(wǎng)發(fā)布了涉嫌電信詐騙的十二條典型騙術,來提醒納稅人和稅務專業(yè)人士警惕詐騙和騙局。
▲美國警方通報莊凱案相關案情
郭安介紹,在美國,“改號”呼叫一開始是合法的,但是后來其成為了滋養(yǎng)電信詐騙的沃土。于是在2010年,美國政府頒布實施了《真實電話主叫身份法案》。法案禁止美國國內的電話主叫一方誤導或欺騙用戶,采用不真實的來電顯示,規(guī)定故意利用“改號”服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屬于非法,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郭安表示,在美國,瀏覽網(wǎng)頁及下載各種app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冗雜的條款需要用戶勾選“同意”方可繼續(xù)瀏覽/使用。在美國這是一種許可授權,往往這些冗雜的條款里則會夾雜允許被授權人向其發(fā)送相關自動呼叫電話/郵件,而該授權則是可以買賣交易的。這也直接導致了電信詐騙人員從大量網(wǎng)站手中購買相關“授權”,從而在其被政府相關部門調查時可以聲稱已經獲得消費者的明示“授權”,最后成為規(guī)避法律處罰的保護傘。
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丁文均律師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這些固定電話、自動呼叫等業(yè)務也是美國電信運營商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美國大企業(yè)往往可以通過向選舉候選人資助選舉政治獻金的方式從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使得讓運營商以削減自身利益的方式阻斷電信詐騙電話的想法成為空談。
丁文均認為,由于電信網(wǎng)絡詐騙侵犯的對象不僅僅是公民的財產,還有公民的隱私權,甚至可能危害國家安全。被侵犯的個體形成了民事、行政、刑事多個交叉的法律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法》為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提供了全方面的法律支撐。但電信網(wǎng)絡詐騙呈現(xiàn)跨國性和隱蔽性的特點,詐騙手段不斷翻新,僅有的固化法律很難面對“不斷進化”的電信網(wǎng)絡詐騙。因此,各國相關立法需持續(xù)完善。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5833-0.html“虛擬綁架”盯上海外留學生,有的涉及詐騙金額上千萬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