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上海報道 9月10日,在上海“十四五”規劃成果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普陀區委書記胡廣杰圍繞“主動服務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推動普陀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該區“十四五”期間建設發展成果。
普陀區是上海連接長三角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沿滬寧產業創新帶上的重要節點,被譽為上海的“西大堂”。“十四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普陀區緊緊圍繞“創新發展活力區、美好生活品質區”的發展目標,攻堅克難、真抓實干,經濟發展穩中有進,城區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發展“有聲有色”
近年來,普陀區堅定不移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主動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大局,在穩增長、調結構、抓創新、優環境方面持續下功夫。
一是經濟增長速度更快。“十四五”以來,該區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達10.8%,高于全市年均增速6.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8.8%,高于全市增速2.5個百分點。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90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40.8%;完成規上服務業營收2614億元,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稅收億元樓總量達到38幢,較“十三五”末增加12幢,實現十億元樓零突破;重點樓宇單位面積稅收產出超過6000元/平方米,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二是產業發展動能更強。智能軟件、研發服務、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點培育產業提前完成“411倍增計劃”,占區級稅收比重較“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初步形成以數字廣告為代表的特色細分賽道,普陀數字廣告產業園入選首批市級廣告產業園區。持續推動大宗商品貿易轉型升級,“半馬蘇河”有色金屬生產性互聯網服務平臺集聚區加快建設,大宗商品市場生態不斷優化。
三是科技創新活力更足。創新協同不斷深化。堅持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引領帶動“一帶一心一城”重點地區發展,加強與沿線“八市”合作交流,打造沿滬寧協同創新集市,梳理形成資源、需求、合作“三張清單”。創新主體不斷集聚。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創新平臺和創新企業的主體作用,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持續加強。2024年,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346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94家,較“十三五”末分別增加95家、255家。創新生態不斷完善。打造“創新里”科創產業空間,加快建設海納小鎮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出臺“1+N”人才新政,設立海外引才空間站。成立總規模50億元的“半馬蘇河”科創基金。
四是營商環境服務更優。成功創建全國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政府透明度指數連續8年位居全國縣(市、區)前三,完成全市首個通過“全程網辦”實現“交地即交證”的建設項目,在全市首批試點長三角“虛擬政務服務窗口”。“十四五”以來,累計新增“一業一證”、“高效辦成一件事”等線上服務150余項。
更新有速度,城區形象“出新出彩”
普陀區堅持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推動城區大環境、小環境、硬環境和軟環境更加精心、精細、精致。
一是持續推進“美麗家園”建設。宜居安居更暖民心。“十四五”以來,開展舊住房成套改造18.08萬平方米,實施約217萬平方米舊住房修繕。累計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2.75萬套,是“十三五”期間的5倍。今年將加大改造力度,啟動實施200萬平方米“美麗家園”建設,推動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軌交14、15號線竣工通車,20號線開工建設,武寧路快速化改造建成通車。“十四五”以來,完成45條(段)景觀道路建設,是“十三五”期間的1.8倍。新型基礎設施加速覆蓋,成功創建上海首個5G精品區。
二是持續打響“半馬蘇河”品牌。蘇州河21公里岸線全面貫通,建成29座蘇河驛站,“半馬蘇河”公園建成開放。建成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普陀冰上運動中心、區職工文體活動中心等大型文體項目,以及天安千樹、鴻壽坊等優質載體。建成5座蘇州河游船碼頭,常態化水上運動試點啟動。辦好上海蘇州河半程馬拉松賽、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邀請賽等一系列精品賽事,以及上海國際MCN大會、上海國際廣告節等品牌活動。
三是持續鞏固藍綠生態優勢。“十四五”以來,新建綠地75.5萬平方米、立體綠化10.8萬平方米、綠道27公里,新增城市公園9座、口袋公園12個。2024年,綠化覆蓋率達到31%,比“十三五”末提高1.8個百分點。桃浦中央公園入選“美麗中國”優秀案例。
保障有溫度,品質生活“可感可及”
普陀區是人口大區,民生保障任務較為繁重。普陀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把最好資源留給人民,用優質的供給服務人民,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一是全心全意辦好教育事業。成為全市首批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引入華師大二附中、中福會托兒所等優質教育資源,擁有23家上海市新優質學校,成功申報4所特色高中,公辦托幼一體園實現100%全覆蓋。
二是多措并舉完善衛生體系。成立全市首家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培訓中心,形成“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家分中心+50個服務站”網絡。“十四五”以來,建設智慧健康驛站10家,實現街鎮全覆蓋。1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
三是用心用情做優養老服務。“十四五”以來,新增養老機構床位1352張,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到每千人建筑面積82.73平方米,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27.5張。建成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102個。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6個、市老年友好型社區7個。
四是靶向發力提升治理效能。扎實開展“兩樓一平安”建設,做實樓宇園區黨建,深化樓道文化建設,建強平安志愿者隊伍,在全市率先推進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深化黨建引領推進“多格合一”。打造“一站式”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標桿,推出全市首個區級層面矛盾多元化解線上平臺,獲評“上海市平安示范城區”。全市首批量子城市先導應用場景“美好生活掌中寶”落地試點。
展望“十五五”,普陀區將進入經濟動能躍升換檔期、協同創新效應溢出期、城區品質迭代煥新期。普陀區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深度融入全市大局,以為國擔當、勇為尖兵的奮斗姿態和干字當頭、奮力一跳的精神狀態,努力開創普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出更大貢。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8485-0.html上海普陀加快推動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建設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第36屆上海旅游節“經典活動季”奏響金秋“美好之約”
下一篇: 2024臺達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