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上海報道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任務繁重,意義重大。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黃浦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344億元,“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長約4.5%;區域經濟密度達到163億元/平方公里,保持上海市首位、全國前列;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299億元,年均增長6%以上。延續良好態勢,離不開每一個“一域”競相發力、匯聚成勢。這是記者今天(8月27日)從上海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得到的消息。
黃浦區是上海經濟、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工作期間,將黃浦區定位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名片”。“十四五”以來,黃浦區圍繞核心引領區建設目標與“功能新高峰、品質新標桿”發展主線,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城區發展能級和綜合競爭力穩步提升。
改革創新激發“澎湃活力”
創新需求在哪里,改革就跟進在哪里。黃浦區堅持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引領發展,為更好發揮城區中心輻射作用積聚強勁動能。
創新謀劃一系列促開放、優功能的重大舉措。成功獲批建設上海首批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率先在試點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等方面形成創新舉措。全力建設淮海新天地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設立全市首家AEO高級認證指導中心。涉外經濟能級提升,“十四五”以來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0家,累計達到83家,占全區總稅收比重約10%;累計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約83億美元,保持平穩增長。
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發布實施“1+7+N”新一輪產業支持政策,推出“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精準高效監管、幫辦服務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宜商黃浦”品牌持續打響,2024年營商環境測評及企業滿意度評價居全市第一。打造“門楣之光”高品質人才發展體系,高標準建成運營外灘國際人才服務中心,讓各類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
全面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成立黃浦科創集團、文旅集團,“雙百行動”成效顯著,老字號品牌煥新升級加快實施。發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全覆蓋建立街道中小企業服務站點,持續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
高端產業發展點燃“強大引擎”
如何在強化“四大功能”、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中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全力構筑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近年來,黃浦區不斷強化外灘金融集聚優勢。金融業增加值穩步增長,2021-2024年均增長率為6.5%,2024年金融業增加值規模達到1286億元,占全區GDP的38.5%,占全市金融業比重接近1/6。區內金融市場交易總額保持全市領先,2024年達到2601萬億元,占全市比重超70%。成功舉辦外灘大會、外灘金融峰會等高規格活動,獲批建設全市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金融科技集聚區,打造面向全球的金融科技生態社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海區域中心成功落地。
加快提升科技創新承載功能。在世博浦西園區規劃建設中央科創區,加快構建以金融科技為核心、以若干未來產業賽道為突破、以科技服務為支撐的“1+N+1”產業體系。機器人產業基地和腦機接口創新中心揭牌成立,區內市級孵化平臺和科創載體逐年增加,創新主體加速集聚。
持續推動消費“破圈”。南京路、淮海中路、豫園三大商圈加快轉型升級,率先建成上海市夜間經濟精細化治理示范區,積極推進上海國際珠寶時尚功能區、全球新品首發地等示范區建設,世紀廣場、太平洋新天地商業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文旅商體展創新聯動,百聯ZX創趣場等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快速發展,巴黎奧運資格系列賽、上海國際花展等活動精彩紛呈,“繁花”“豫園燈會”等文化IP引爆消費熱潮。大力推動離境退稅、即買即退工作,在重點商圈全覆蓋設置集中退付點,上海首個“全市退付點”為境外旅客提供退稅一站式服務,全區離境退稅業務量實現跨越式增長。
城市更新實現“換擋加速”
近年來,黃浦區始終將舊改作為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發展,推動城區功能品質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是全力打贏舊改攻堅戰。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標志著上海中心城區持續30年的大規模成片舊改這一民心工程勝利收官,“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成片舊改3.7萬戶以上。
二是提速推進“兩舊”改造。統籌各種資源,克服資金困難等難題,全力以赴完成零星舊改和“拎馬桶”任務,加快推進小梁薄板房屋改造,蓬萊路北側地塊、保屯路211弄、復興中路565弄等項目有力推進,2023-2024年全區“兩舊”改造受益居民總量超過7000戶。
三是有力推動重點功能區煥新升級。制定外灘第二立面區域城市更新行動計劃,率先探索實施責任規劃師、責任建筑師、責任評估師“三師聯創”機制,老市府大樓完成更新改造、重現芳華。大新天地、南外灘、金陵路等重點功能區建設有序推進,打造更有底蘊、更具活力、更富特色的城區發展新空間。
民生保障筑牢“幸福根基”
黃浦區委副書記、區長徐惠麗介紹說,黃浦區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用最好的資源、盡最大的努力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為生活“加溫”,2023、2024連續兩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一是教育事業優質均衡。成功創建上海市兒童友好先行實踐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獲批建設義務教育教學改革國家級實驗區,讓“學有優教”成為黃浦最亮的民生名片。
二是醫療衛生服務更加普惠可及。持續深化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創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云診室”遠程醫療服務,試點探索樓宇健康服務,醫療服務優化升級,分級診療體系不斷完善。
三是養老服務提質增效。深耕“五邊頤養”養老服務體系,家庭照護床位服務總量全市第一,老年助餐服務“全區通享”場所達到63家。
四是就業創業服務升級。構建“15分鐘就業服務圈”,在全市首推“黃浦創卡”無憂創業通道,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文化賦能擦亮“城市名片”
黃浦區充分發揮黃浦文化底蘊稟賦優勢,傾力打造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核心示范區。
一是做實“紅色露天博物館”品牌。打造南昌路主題街區等一站式紅色尋訪研學目的地,通過資源疊加、串珠成鏈的形式,推動區內140余處紅色遺址遺跡從“零散展示”到“整體展覽”的蛻變升華。
二是做強“演藝大世界”品牌。集聚各類名家名團和首演首秀,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等一批優秀節展和活動品牌亮點頻出,2022年獲評“上海十大文化品牌”稱號。目前區域內集聚專業劇場27個、“演藝新空間”101個,“十四五”以來完成國內申報演出超19萬場。
三是做精“藝術外灘”品牌。加強藝術品產業空間建設和融合發展,集聚近60家美術館、藝術館、畫廊、拍賣行、藝術空間,數量、質量和密度全市領先。
四是做優“書香黃浦”品牌。獲評全國首批“全民閱讀推廣城市”,營造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書店可品味的“大閱讀”氛圍。
五是城區治理下足“繡花功夫”。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為超大城市中心城區治理現代化打造更多“黃浦樣本”。
六是推動城區治理更加智慧。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深化探索田子坊、數智外灘等城市最小管理單元數字治理試點,“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兩網融合不斷深化。
七是推動城區環境更加美麗。深化“三美聯動”建設,重點景區實現“席地可坐”,“一江一河”公共空間品質鞏固提升。打造“10分鐘社區生活圈”,持續推進“一街一路”建設,建成一批風格鮮明的街區更新樣板。
八是推動基層治理出彩出效。扎實推進“零距離家園”工程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四百”大走訪,首創推進“動真碰硬”專項行動,新時代基層治理“三會”制度(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寶興十法”等實踐應用不斷擴大,黨建引領“多格合一”治理模式持續深化,有效凝聚城區治理強大合力。
當前,黃浦區正在著力推進“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十五五”時期是黃浦區搶抓新機遇、塑造新優勢、拓展新空間、實現新發展的重要階段,黃浦區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十五五”規劃部署,錨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努力實現中心輻射功能全面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高品質生活更加廣泛享有,城市治理更加安全高效,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黃浦新的更大貢獻。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8-26613-0.html上海黃浦:奮力打造上海中心城區功能新高峰、品質新標桿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