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國內從上而下壓制蘋果(Apple)產品的風向,對于iPhone在國內市場銷售恐怕會帶來負面沖擊,臺系IC設計業者則有望成為意外受惠者。
另外,業界傳出,目前下單NVIDIA H100要等48~49周才能拿到,等于要約1年后才能出貨。日前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已表示,僅能供應客戶8成訂單,預計1年半后供貨順暢。
各廠受GPU產能影響不一。今天我們有詳解。
以下是今日5則科技供應鏈重點新聞摘要:
臺電「小包裝」解渴中小企業綠電荒 價格牽動市場敏感神經
臺電表示,2023年底將規劃推出小包裝綠電商品,預計短期會釋出約5,000萬度綠電,并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綠電平臺公開標售,透過市場供需決定價格。據了解,將由臺南鹽田太陽光電場、彰化彰濱太陽光電場作為供應來源。
隨著國際供應鏈對于企業采用綠電祭出的規范與要求漸增,臺灣于2017年完成《電業法》、2019年完成《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后,2020年正式推動綠電自由化交易。臺灣目前主要綠電交易模式采取「電證合一」,并建立由經濟部標檢局負責執行的臺灣再生能源憑證(T-REC)制度。
有以色列DNA的臺灣創業家 怎么看新創致勝秘訣?
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成立五周年,于11日舉辦周年國際論壇,除了剖析如何透過芯片推動臺灣產業科技創新外,亦從國際角度看科技新創未來成功契機,尤其是剖析臺灣新創如何走向國際。
會中也難得邀請包括負責管理高通(Qualcomm)全球創業專案的高通技術授權(QTL)工程副總裁Sudeepto Roy,以及全球最大內容推薦平臺Taboola研發副總俞寧寧與會。
臺AI旋風首波聚焦芯片、服務器 下一波關鍵是人才
自從ChatGPT問世后,在全球掀起一陣人工智能(AI)旋風,臺灣也不例外,由于臺灣具有AI發展中關鍵的芯片和服務器相關供應鏈,不僅NVIDIACEO兼創始人黃仁勛來臺與供應鏈業者交流,超微(AMD)CEO蘇姿豐也接連來臺,凸顯臺灣在全球AI發展的關鍵地位。
數碼發展部政務次長李懷仁表示,2023年AI領域的焦點在于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爆發,讓所有人看到AI技術演進、及AI相關應運用對生活、產業帶來的影響。不過臺灣除了從供應鏈端參與全球AI發展外,從制造轉向資通訊、軟件的過程中,人才是關鍵,也是臺灣未來的資產,凸顯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數碼發展部會持續與產業如微軟(Microsoft)接軌合作。
國內電池天團齊赴歐 寧德時代曾毓群言行受矚
比亞迪、寧德時代、地平線三家國內電動車領域整車、電池、芯片大廠,近日齊赴德國國際車展(IAA Mobility 2023)。多數國內動力電池業者與會,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更鋒頭盡出,他于會中提及電池可持續發展方向,宣布寧德時代已有4座「零碳電池工廠」,被認為在間接回應歐盟給國內電池企業設立新壁壘的《新電池法》。
寧德時代的競爭對手比亞迪在車展期間,也傳出向奔馳(Mercedes-Benz)供應新一代刀片電池;三星SDI(Samsung SDI)也在車展亮相磷酸錳鐵鋰電池(LFMP)等最新產品。中、韓電池產業直接在車展互別苗頭,未來在磷酸鐵鋰電池(LFP)的競爭將更激烈。
國內二手設備耗材有門路 先進封裝恐成下個制裁標的
遭美方封鎖2年后,華為以Mate 60 Pro展開逆襲,最受關注的就是采用中芯N+1(介于臺積電10納米與7納米DUV)制程的麒麟9000S芯片,在政府背后支持下,展現推進先進制程與芯片設計的實力與決心。
臺半導體業者認為,華為新機面市所帶來的沖擊甚廣,后續效應包括蘋果(Apple)受波及、設備取得,以小芯片(Chiplet)先進封裝繞過EUV先進制程紅線求生。
責任編輯:陳奭璁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7-9488-0.html每日椽真:臺電「小包裝」解渴中小企業綠電荒 | 國內電池天團齊赴歐 寧德時代鋒頭盡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睿生AXI拼2024年出貨量倍增,母雞群創之外富士康也是潛力客
下一篇: ARM IPO擬募資48.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