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hatGPT的爆火,生成式AI和大模型成為今年繞不開的一大熱點,掀起了AI的新一波浪潮,極大地拓展了AI的應用領域。
除了云端側的千億級AI大模型,隨著終端側設備AI算力的提升,端側AIGC開始走進大家的視野,PC、手機等智能設備都開始擁抱AIGC,而這背后,少不了芯片的支持。
在PC這邊,英特爾和AMD都在發力AI,前者將在本月中旬發布面向AI PC的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Meteor Lake),后者則在昨天召開了“Advancing AI”發布會,除了帶來了MI300系列AI加速器,還介紹了銳龍8040系列處理器。
正如之前曝光的那樣,銳龍8040系列和前代一樣,采用了Zen 4的CPU架構,高為是8核心16線程,依然是RDNA 3核顯,高12個計算單元。
而重點在于提升了AI性能,升級了XDNA NPU,AI算力從10TOPS來到了16TOPS,提升幅度達到了60%,同時整體算力從33TOPS增加到39TOPS,提升了生成式AI的性能。
根據官方給出的數據,相比于前代7040系列,銳龍8040系列在Llama 2大語言模型和視覺模型方面,性能可提升多40%。
具體來說,這次的新品共有9個SKU,可以分為8045HS、8040HS和8040U三大類,并且在型號的規劃和參數上與前代又有所不同。
其中8045HS包含銳龍9 8945HS、銳龍7 8845HS和銳龍5 8645HS,它們對應的其實是之前的銳龍9 7940HS、銳龍7 7840HS、銳龍5 7640HS,CPU核心數量與頻率、GPU單元數量、TDP范圍等都保持一致。
官方給出的數據是,銳龍9 8945HS相比競品酷睿i9-13900H,視頻編輯性能領先多64%、3D渲染性能領先多37%,游戲性能領先多77%。
8040HS中的銳龍7 8840HS、銳龍5 8640HS則可以看做是銳龍7 8845HS和銳龍5 8645HS的低功耗版本,TDP降低到了20-30W,核心數量、GPU單元數量都一樣,但CPU的核心頻率有所下調。
我覺得可以把它當做是“準標壓”處理器,有點類似于英特爾的P28產品,這樣再次細分下也是個好事,對于筆記本廠商來說,可以根據產品的定位和側重點來搭載不同的處理器。
后是8040U,提供了銳龍7 8840U、銳龍5 8640U、銳龍8540U以及銳龍3 8440U,對應之前的銳龍7 7840U、銳龍5 7640U、銳龍5 7540U、銳龍3 8440U,核心數量、大加速頻率以及GPU規格都保持一致,TDP為15-30W。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銳龍8540U和銳龍3 8440U并沒有集成NPU,采用的是Zen 4+Zen4c的大小核混合架構。
當然,明年還有驚喜,代號為“Strix Point”的下一代移動處理器將在明年內登場,預計CPU會升級為全新的Zen 5架構,GPU則會使用RNDA 3.5架構,并且NPU部分會升級到XDNA 2架構,生成式AI性能提升3倍,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根據外媒的曝料,Strix Point會有12核和16核兩種配置,明年會推出前者,后者則要到2025年才會登場。銳龍8040系列已經開始出貨了,相關終端會在明年的Q1上市。
寫在后
總的來看,銳龍8040系列對比前代的變化并不大,CPU和GPU性能方面應該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升級,算是擠了波“牙膏”吧,新整出的“準標壓”8040HS雖然讓產品命名更亂了,不過對于筆記本廠商來說,在產品的處理器選擇上更為靈活了點。
大的升級應該是NPU這塊了,提升了AI算力,賦予終端更強的AI性能,為即將到來的AI PC時代做準備。
當然,英特爾那邊的Meteor Lake也是首次集成了NPU,與CPU、GPU結合更靈活的應對不同場景下AI算力需求,進一步提升終端側AI能效及應用。
可以預見的是,明年以及未來的PC設備,除了要比拼CPU、GPU性能外,AI性能和相關的體驗同樣會成為非常關鍵的點,而AI PC到底會與目前的PC產品有何不同,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40360-0.html一文了解銳龍8040系列:AMD開啟AI PC時代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