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Mac變成AI PC,原來就差了一個豆包電腦版。
例如想要在B站上學習科技新進展,現在的打開方式是這樣的——在豆包電腦版里,用AI看視頻:
將近15分鐘的視頻,“啪的一下”,各種重點內容全部給你總結好了:
當然,AI大模型的“基本功”也是具備的,你可以邊看視頻邊提問(哪里不會問哪里):
如此一來,在B站學習知識這件事,效率可以說是一下子Pro Max了。
除此之外,之前類似Mac里非常單一的搜索功能(Command+空格),在安了豆包電腦版之后也直接“變廢為寶”。
只需按下快捷鍵“Option+空格”,類似的搜索界面,卻是截然不同的打開方式。
除了基本的搜索、提問功能之外,可以直接把它當做一個AI翻譯軟件:
還有超多的實用功能,比如擴寫、語法修正、逐行代碼解釋、代碼糾錯、優化提示詞等等:
不得不說,光這兩個功能的加持,一下子讓Mac有了AI的味道。
AI PC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了,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和效率,讓各種AI應用在本地運行。
雖然豆包電腦版還不能做到斷網運行,但起碼算是給Mac注入了不少的AI Power。
但有一說一,上述的功能還僅僅是豆包電腦版AI實力的一隅。
快把Chrome棄掉了
在使用PC的過程中,瀏覽器定然為常用的軟件之一。
而我們現在做搜索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在茫茫選項中需要篩選的問題(還有夾帶的廣告)。
例如我們輸入“斐波那契數列”,得到的搜索結果是這樣的:
但同樣的問題丟給豆包電腦版,那么輸出結果就會非常直截了當。
從公式、性質、特點,到應用和研究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的一目了然。
而當我們想要基于“斐波那契數列”這個話題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傳統搜索的方法就是“另起爐灶”,新開一頁再搜索。
然后再重復在茫茫選項中篩選的這個過程。
但在豆包電腦版里,直接一鍵“深入搜索”,完事兒:
“深入搜索”會根據更多的信源,來對問題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度的總結。
從這次給出的結果來看,豆包是對斐波那契數列的證明,以及更多在現實場景中的應用做了詳解。
而且更方便的一點是,豆包電腦版是真做到了“不懂哪里點哪里”。
內嵌的劃詞功能,可以說是所到之處皆可AI搜索:
劃詞里的功能還是可以自定義的那種,功能之多,來感受一下這個feel:
所以不難看出,在某些內容搜索結果呈現和便捷性方面,是豆包電腦版>瀏覽器。
還是辦公、學習神器
除了“搜”的能力之外,豆包電腦版在“讀”、“寫”、“畫”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例如對于科研黨和辦公黨來說,豆包電腦版可以是一個讀文件神器。
只需一個動作——把文件丟進去:
以為只是簡單的AI文檔分析?No,No,No。
在豆包解讀完文檔之后,在回答的下方會有一個AI伴讀的按鈕:
由此,你將體驗到與此前在電腦上讀文檔完全不同的感覺,很AI,很智能的那種。
首先,AI伴讀可以在極快的時間里將英文的文檔全文翻譯成中文,而且可以對照著做展示。
若是將鼠標懸停在某個段落上,豆包會自動選中內容,并提供AI搜索、解釋、翻譯和復制的功能。
當然,剛才提到的劃詞功能,AI伴讀模式下也是有的哦~
AI伴讀和AI搜索一樣,也算是把“不會哪里點哪里”玩明白了。
接下來,在“寫”這一塊,豆包電腦版是真的有在努力試圖解放打工人的雙手。
瞧,各個賽道、各個可能用得上的場景、各式各樣的風格,它都給你羅列出來了:
從論文、研究報告、總結匯報,到小紅書、朋友圈、微博,再到郵件、日報、大綱……工作、生活中能用上的基本上都cover住了。
我們不妨以媒體人寫新聞快訊為例來have a try:
幫我寫一篇微軟藍屏的公眾號:量子位的文章。
從內容上來看,豆包已經能夠做到把什么是藍屏、藍屏出現原因、如何應對等基本內容都涵蓋到位了。
并且語言風格是我們量子位所擅長的輕松活潑那味兒。
若是有段落寫的長度不夠,我們還可以用AI來擴寫:
所以媒體人在思路枯竭的時候,不妨讓AI先寫一篇,說不定就會有可用的靈感補充。
至于后的“畫”方面,我們直接用效果來說話:
幫我生成一張圖像:披著白色長紗的少女上半身正面特寫。圖像風格為:CG 厚涂風格,游戲原畫的主流技法之一,豐富色彩與層次,細膩的質感,多層的色彩疊加,明暗過渡,逼真光影效果,清晰筆觸,高清。
而且還是可以各種條件自定義的那種,包括可以提供參考圖、設置比例、風格等等。
例如我們需要一張醫療文章的配圖,那么就可以直接一個prompt給過去:
幫我生成圖片:圖片風格為「人像攝影」,醫生坐在辦公室桌子前進行記錄,插圖,寫實,攝影,高清,8K,完美構圖,極其精致的細節,避免文字,亞洲人,寫實。
當然,使用習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若你還是用慣了瀏覽器辦公,沒關系,上述的很多功能豆包已經打包到插件里了!
用AI看視頻,這個可以有:
網頁AI搜索,可以有:
AI總結網頁內容,還是可以有:
總而言之,有了豆包,現在用PC是真的香。
讓大模型用起來,豆包是認真的
其實縱觀今年大模型的發展,有一條發展線路越發的清晰明了——
各個大模型玩家除了在比拼自身實力之外,在玩法上的創意也層出不窮。
究其原因,也是非常簡單,正是因為現在已經到了應用為王的節點,能把大模型用起來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這也就是此前各個大模型玩家展開激烈的價格戰的原因之一。
而以豆包為例,從我們剛才展示的各個案例中不難發現,AI應用不僅已經聚焦到了生活、學習、辦公等各個大場景,更是深入到了非常細節的小功能。
讀論文、寫微博文案、日報、郵件、劃詞、AI搜索、翻譯、解釋、畫海報……比比皆是。
那么具體用得如何了?這一點,市場的反饋或許就是較為真實的寫照。
在量子位智庫統計的AI應用月報中,“APP端歷史下載總量”、“APP端DAU”這兩項重要的指標,均是豆包奪得榜首。
總而言之,誰能在大模型時代拿下更多的用戶,誰才能笑到后。
而豆包,絕對屬于值得長期關注的玩家之一。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4-102811-0.htmlMac裝上字節豆包 艾瑪!一下變AI PC了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