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也“全國都能開”了,“鍋里的”和“田里的”一起端上來了。
“鍋里”馬上盛出來的:
無圖NOA全量推送,Max車型本月解鎖“全國都能開”。
“地里”長勢喜人,下半年成熟的:
車端“端到端+VLAM”,云端世界模型仿真模擬。
新技術,新架構,端云全面升級。
在車云兩端,以學習華為著稱的理想,現在緊隨華為腳步。
面對如火如荼的智駕競賽,理想在波折中前進,在前進中調整,不僅沒有掉隊,反而仍舊站在了前列。
理想“全國都能開”,主動安全能力提升
理想剛剛召開了2024智能駕駛夏季發布會,李想不是主講人,但是OTA6.0發布的內容還是很重磅。
升級內容主要是三個方面:
智駕范圍,無圖NOA本月全量推送,“全國都能開”。
主動安全,本月同時升級,能力更強。
系統架構,轉向端到端,先分段后合并。
首先,無圖NOA推送后“全國都能開”,這只是概括的能力,具體到場景:
在需要繞行時,理想應用了全新時空規劃模型,讓智駕系統像人一樣思考和規劃,繞行絲滑,決策更果斷。
在通過復雜路口時,理想使用BEV視覺模型融合導航匹配算法,將車道結構和導航特征融合,實現“上帝視角”,讓智能駕駛選路更精準。
聽起來很不錯,用起來行不行?
理想在正式升級前開放了測試,來看看測試用戶的反饋:
復雜路口左轉:
鄉村道路避讓繞行:
惡劣天氣下的應對:
從測試用戶的反饋看,理想的這次升級,確實是哪兒都能開,鄉村也可以開,天氣不好的時候也能用。
智駕升級,可用范圍擴大的同時,理想的主動安全能力也提升了,主要是四個方面:
復雜路口多目標、多軌跡的專屬AEB夜間AEB能力提升制動無法避免撞擊的物理極限場景,自動駕駛緊急轉向AES,無需人為打方向盤。AEB低速下也能啟用,且是全方位。
理想介紹稱,其根據對Max車型的統計結果發現,目前已幫助車主避免駕駛事故36萬起,AEB誤觸發率“30萬公里<1次”。
架構方面,理想也轉向了端到端,不過理想介紹稱一開始端到端采用“分段式”,也就是兩個模型。
然后將合并為一個模型,能力更強,下一代自動駕駛目前已開啟了早鳥計劃,部分用戶可搶先體驗。
具體原理是什么樣的?
下一代理想自動駕駛系統是什么樣的?
理想即將推送的無圖NOA,目前是將感知和規劃模塊,各自整合為了一個模型。
下一步會將兩個模型合二為一,保留一個模型,輸入導航信息和傳感器信號,輸出軌跡,作為“系統1”。
所謂“系統1”,其實此前李想就在重慶論壇上透露過了,是理想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的一部分。
理想下一代自動駕駛系統,應用了《思考,快與慢》中提出的快慢系統理論。
快系統,對應系統1端到端,依賴直覺和本能,保證95%場景下的高效率。
“端到端”相關概念大家都很熟悉了,不再多說,主要介紹下慢系統。
慢系統,對應系統2“VLM”,有意識地思考解決5%場景,拔高系統上限。
VLM,就是視覺語言模型,參數量為22億,提供復雜環境的理解能力和交通規則的理解能力。
復雜場景,比如在坑洼路面和暗黑場景下,適當減速,讓駕駛更舒適安全。
交通規則理解,則可以識別公交車道的類型、位置和限行時間,動態識別潮汐車道等等。
既然都叫視覺語言模型了,能力當然不止視覺。
從示例中會發現,該系統還能把看到的場景描述出來:
這樣的能力背后,是一個統一的Transformer模型支撐。
其將Prompt(提示詞)文本進行Tokenizer(分詞器)編碼,并將前視相機的圖像和導航地圖信息進行視覺信息編碼,再通過圖文對齊模塊進行模態對齊,終統一進行自回歸推理,輸出對環境的理解、駕駛決策和駕駛軌跡,傳遞給系統1輔助控制車輛。
下一代的提升,不止是車端。
理想在云端還會采用世界模型,利用真實數據,重建并自定義生成3D場景,通過仿真模擬的方式,加快下一代系統升級。
目前尚不清楚下一代系統的具體推送時間,只透露會是下半年。
“全國都能開”的無圖NOA和主動安全能力提升,則確定會在本月內。
從這次智駕發布會來看,以學習華為著稱的理想,在技術和宣傳上緊跟華為步伐:
智駕擺脫高精地圖依賴,邁向全國都能開。
同時強調主動安全能力,而且是全向的能力。
云端采用世界模型,加快模擬仿真訓練。
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玩家,實現無圖NOA,解鎖“全國都能開”(不是主要城市就算全國的那種),智駕玩家的能力評定標準,也相應發生了變化。
今年再說智駕第一梯隊,不能再看城區NOA“有沒有”,而是要看是否“哪兒都能開”
目前來看,理想仍舊在智駕玩家第一梯隊,同時還有更大的潛力沒有釋放,面向競爭激烈的下半年,手握一張王牌。
明年再提到理想,還會只想到“冰箱彩電大沙發”嗎?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99550-0.html理想AI司機全國上崗 緊跟特斯拉、華為轉向端到端架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