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大環境受通膨、終端需求不振拖累,然市場對蘋果(Apple)新機銷售仍抱持樂觀態度,獨家供應iPhone 15潛望鏡頭的光學龍頭大立光,更是市場十分關注的業者之一。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于12日法說會釋出好消息,看好10~11月拉貨動能逐月增加,供應鏈業者也指出,近期手機品牌廠庫存水位健康,且高端機種需求好轉,有訂單追加的情形,客戶在規格升級的詢問度也提高;同時,其認為全球手機市場出貨量將于2024年溫和復蘇,手機鏡頭產業市況將隨著手機出貨量回溫。手機市場看似逐漸春暖花開,然而產業人士則點出,大立光依舊面臨諸多挑戰。
挑戰一:潛望鏡頭外購件多造成良率不如預期
大立光2023年第3季合并營收雖然擺脫第2季的低谷表現,顯現難得一見的年、月雙增局面,但毛利率卻比市場預期來得低,季減6.72個百分點,來至42.56%,為2013年第1季以來新低。林恩平對此表示,高端機種鏡頭先前有良率問題,不過預期良率隨著經驗累積應有改善空間。
熟悉光學的產業人士認為,「良率是大立光一直以來的秘密武器」,專注研發高端鏡頭,是大立光的第一個致勝策略,如何在導入外購件之下,不會拉低良率,確實是大立光短期內必須解決的問題。
林恩平對于毛利率處于近十年低點的狀況表示,產品價格已經沒有再往下的空間,而良率能不能上來,會持續努力,不過由于潛望式鏡頭在組裝、鍍膜等環節相當復雜,「不能碰到,稍微碰到就壞掉」。不過,林恩平也提到,既然客戶已經導入設計,就只能從制程端來優化良率;下游良率不好,就得自己提升規格,也要不斷跟客戶溝通,客戶下游的良率問題。提高制程規格,或許是目前提高良率的方向之一。
挑戰二:手機之外布局?醫療領域可能是選項之一
專注研發高端鏡頭,是大立光的第一個致勝策略,智能手機更是大立光的主戰場。不過近2年手機銷售量年年下滑,市場好奇大立光是否有找到新的戰場,或是否在新興應用嶄露頭角?
非手機應用如車用、AR/VR鏡頭,林恩平強調「那個量都太少了」,且規格都不會太高,并不預期相關應用會成為大立光手機之后的主要營收來源。
而外界猜測,大立光未來可能會往醫療用光學鏡頭方面走,符合其高端鏡頭策略布局,不過醫療方面多為玻璃鏡頭,而大立光擅長的是塑膠鏡頭,這或許對大立光來說是一個挑戰。
責任編輯:陳至嫻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4050-0.html手機市況漸好轉 大立光下個挑戰為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