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開幕。全新的iPhone 16系列,以及Airpods 4、Apple Watch 10等產品悉數亮相。
先來說說大家關心的iPhone。
好消息是,iPhone 16系列與前代產品相比,除了芯片等例行升級外,終于有了明顯的改進。現在,“相機控制”按鍵的引入讓新款iPhone解鎖了更豐富的影像體驗,而且這項功能還可以搭配Apple Intelligence使用,算是蘋果又一個成功的設計集成化案例。
壞消息是,發布會上已經確認,中文版的Apple Intelligence在明年才能問世。
iPhone 16,算不算擠牙膏?
過去幾年,圍繞iPhone新品的詬病,大多集中在外觀設計上的一成不變。
今年,這個問題依然沒有多大改善。
iPhone 16 Pro/Pro Max兩款機型與前代產品相比,大的變化是屏幕尺寸的增加,分別從6.1英寸和6.7英寸升級為6.3英寸和6.9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6 Pro系列將屏幕邊框進一步收窄至1.15mm。因此,在握持手感上較前代產品并沒有明顯變化。
而iPhone 16/16 Plus兩款機型則繼續玩著“排列組合”的游戲,兩顆攝像頭“上下垂直”的排列方式,讓人回想起了iPhone 11/12系列的時代。唯一的區別是,機身背部影像模組面積變小。
至于機身材質,邊框和背板設計,可以直接回顧下去年iPhone 15的發布會,除了個別配色外,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說完了新款iPhone的“面子”,再來聊聊它的“里子”。
首先在芯片方面,iPhone 16/16 Plus兩款機型采用了基于第二代3nm制程的A18芯片,CPU性能較iPhone 15上的那枚A16 Bionic提升了30%,GPU性能提升40%,同時內存帶寬提升17%。
蘋果方面宣稱,這枚芯片的機器學習性能,較A16 Bionic提升了兩倍。
綜合來看,A18芯片的綜合性能提升較大。當然,這與A16 Bionic發布時“擠牙膏”式的升級不無關系。
與前代機型一樣,iPhone 16 Pro/Pro Max兩款機型采用了升級的A18 Pro芯片。讓人意外的是,在“Apple Intelligence”貫穿整場發布會的背景下,蘋果并沒有對A18 Pro的NPU能力進行過多渲染,甚至沒有數據對比。
早些時候,曾有海外博主爆料,A18 Pro芯片的NPU算力在Geekbench上的測試結果,要好于新款iPad Pro上搭載的M4芯片。至于這則消息的真實性如何,還需要后續去驗證。
本場發布會,蘋果還罕見地單獨講了下iPhone 16系列的散熱設計,大概是考慮到Apple Intelligence在使用中需要頻繁調度本地算力,蘋果為iPhone 16全系重新設計了散熱方案,并且增加了散熱片的面積。
但話說回來,能在2024年堅持用鋁片散熱,而非VC(均熱板)散熱的旗艦機型,除了iPhone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iPhone 16全系運行內存都升級到了8GB。不難理解,蘋果此舉是為了減小Apple Intelligence運行時占用系統的壓力。
盡管國行版本的iPhone 16今年還無法使用Apple Intelligence,但運行內存的增加還是對系統的流暢度,及后臺應用的承載量有很大的幫助。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蘋果這次在新品發布前的保密工作,似乎沒有過去那樣嚴謹,因為上述提到的更新重點,在發布前的數周,基本被爆料得七七八八。
但重要的升級,行業分析人士大多猜錯了方向。
相機快門,還是AI入口?
這一代iPhone,顯著的變化是機身側面加入的“相機控制”按鍵。
操作方面,按下即可調出相機應用,單擊可充當拍照時的快門;長按可錄制視頻;左右滑動還可實現變焦;輕按兩下可切換諸如曝光、景深等其他設置。
在當下的時間點,蘋果在iPhone上引入這一功能相當值得玩味。
因為手機上的實體快門,并不是一項新功能。早在2010年前后,摩托羅拉就在多款智能機上搭載了側邊快門鍵。索尼在Xperia的機型上還開發了與iPhone 16類似的“兩段式快門”,并在日后成為Xperia的品牌符號。
以此來看,在2024年推出一項被友商玩爛的功能,顯示沒什么意義。所以,蘋果在發布會上展示了這個按鍵做為“AI入口”的一面。
比如,當手持iPhone 16的用戶看到一家餐廳時,可以通過按下“相機控制”拍下餐廳,然后Apple Intelligence就能自動調出該餐廳的營業時間、評價以及預定等選項。
又比如,當用戶在街邊看到了一副感興趣的活動海報,同樣是按下“相機控制”按鍵后,Apple Intelligence就可以自動將海報中的活動時間、地點等信息添加到日歷應用中。
這項功能的意義在于什么?
以第二個場景為例,在傳統的圖形操作頁面中,用戶需要做的全流程是“打開相機——拍攝——切換文檔應用——圖片信息提取——切換日歷應用——粘貼”,而在“相機控制”按鍵和Apple Intelligence的配合下,這個操作層級被壓縮到了兩個步驟,即調出相機——按下快門。
而在第一個場景中,這項功能又很好地回答了第三方大模型在Apple Intelligence上的定位問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未來智能手機上出現“殺手級AI應用”,大概率還是要以本地大模型和云端大模型的混合應用為基礎。
后,還是要說下iPhone 16系列的價格。
目前國行版本iPhone 16/16Plus的起售價格分別為5999元和6999元,iPhone 16 Pro/Pro Max的起售價格為分別為7999元和9999元,與上代iPhone 15/15 Pro相比,各存儲版本的定價相同。
AirPods,也可以是助聽器?
除了iPhone,蘋果的IoT設備也是許多人關注的重點。
今年恰逢Apple Watch誕生10周年,因此在發布會開始前,業內紛紛猜測蘋果會像iPhone 10周年推出iphone X那樣,對Apple Watch進行一次大刀闊斧地升級。
但從新發布的Apple Watch 10來看,只能算是一款中規中矩的升級產品。
大的升級之處在于,采用了更加纖薄的機身,只有9.7mm,還有更大尺寸的屏幕——46mm版本的屏幕面積甚至比Apple Watch Ultra還要大,屏幕上可以展示出更多內容。
另外,蘋果同樣對Apple Watch 10的AI能力進行了升級,比如通過機器學習進行的跌倒報警功能更加準確,或是對相冊中的照片進行評估,選擇效果更好的圖片作為表盤。
再有就是機身材料的升級,比如在Apple Watch 10上首次使用了拋光鋁金屬材質,又推出了鈦金屬機身的版本。
某種程度上,新款Apple Watch的出現,似乎有些模糊了這條產品線與Apple Watch Ultra的邊界。
而比兩款Apple Watch定位還要重疊的是新款的AirPods 4。
這一代AirPods 4開始支持主動降噪功能,對于那些不喜歡入耳式耳機,同時又有降噪功能需求的人來說,絕對是個重大利好。
但從原理上看,半入耳式耳機幾乎沒可能實現與AirPods Pro 2同樣的降噪效果,尚不得知新款AirPods 4在這方面的實際表現如何。
另外,AirPods 4在搭載主動降噪功能后,勢必會直接對Airpods Pro2的銷量產生影像。
不過,蘋果想到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
本場發布會上,蘋果宣布后續將對AirPods進行一次“史詩級的軟件更新”:其更新后的新增功能包括聽力保護、聽力測試,甚至還支持臨床等級的助聽器功能。
一款兩年前發布的產品,竟然以這種方式,完成了一次從耳機到助聽器的華麗轉身,著實令人感嘆。
寫在后
從今年WWDC開始,AI儼然已經成為蘋果眼中拉動市場增長的新驅動。
盡管就目前Apple Intelligence所展現出的能力來看,還遠沒有到言及“殺手級應用”的時刻,但透過全新iPhone 16,蘋果在AI布局上的野心一覽無余。
我們不妨可以回想下庫克的“精準刀法”:iPhone 14 Pro/Pro Max上的“靈動島”設計,后來被下放到iPhone 15全系列機型;iPhone 15 Pro/Pro Max上的“Action”按鍵,如今又被下放到今天發布的iPhone 16全系列機型上。
按照上述產品規劃,蘋果完全可以把“相機控制”按鍵用于iPhone 16 Pro/Pro Max兩款高配機型,等到下代iPhone發布時再全系應用。
但蘋果沒有這么做,因為“相機控制”按鍵搭配Apple Intelligence的意義在于,它能夠重新塑造用戶的交互習慣——就像Siri誕生時那樣,過去是“Hi,Siri”,今天則是“輕按一下”。
很難說這種設計是否能被用戶廣泛接受,但它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2-112988-0.html蘋果拿出了AI Phone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