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VIDIA官方正式確認,原定于七月發布的桌面級AI工作站DGX Spark(此前代號“Project DIGITS”)將于一周內啟動預售。這款被稱作“桌面AI超級計算機”的產品,是NVIDIA首次進軍桌面級PC市場的嘗試,引發了科技圈的廣泛關注。
從配置來看,DGX Spark的核心競爭力來自其搭載的GB10超級芯片。該芯片采用臺積電3nm制程工藝,集成20個基于Armv9.2架構的CPU核心,配備兩組總計32MB的三級緩存;GPU部分則擁有6144個Blackwell架構的CUDA核心,二級緩存達24MB,NVFP4格式下算力高達1000 TOPS,并配備14MB四級系統緩存。NVIDIA實驗室團隊近期在社交媒體展示了DGX Spark的包裝箱,但設備本體尚未公開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第三方商家已搶先開啟預售,部分店鋪宣稱將于下周發貨,時間節點與NVIDIA官方計劃基本一致。然而,售價卻引發爭議——多數商家定價在3萬至4萬元區間,個別店鋪甚至標出6.5萬元的高價。相比之下,搭載AMD銳龍AI Max+ 395處理器的同類產品價格更為親民,最低配置僅需1.3萬元,高端型號也不超過2.2萬元。
若將DGX Spark與NVIDIA上月推出的AI開發套件Jetson Thor對比,兩者差異顯著。Jetson Thor采用臺積電4nm制程工藝,而DGX Spark的3nm工藝在理論上具備更強的性能潛力,尤其在處理復雜AI任務時優勢明顯。盡管DGX Spark功耗較高,但其能效比因先進制程而更具競爭力,通過算法優化可進一步降低實際運行功耗。
在架構設計上,DGX Spark的GB10芯片針對高性能計算場景優化,處理大規模AI模型時速度更快、數據吞吐量更高;而Jetson Thor通過集成專業硬件加速器,在能效比和特定任務處理上表現突出。例如,在訓練大型語言模型時,DGX Spark的效率可能更勝一籌;但在需要長時間運行或依賴電池供電的邊緣設備場景中,Jetson Thor的能效優勢將更為明顯。
行業分析師指出,兩款設備的定位差異決定了用戶需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對于追求極致算力的科研機構或企業用戶,DGX Spark的性能潛力更具吸引力;而對于注重能效比和便攜性的開發者,Jetson Thor可能是更務實的選擇。隨著預售開啟,這款桌面級AI工作站能否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仍需觀察實際用戶反饋。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1-181840-0.html英偉達首款桌面PC DGX Spark將售,3到6.5萬價格不等,與Jetson Thor各有千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