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優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2025年9月16日上午9時,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入口處的人流已形成長龍——智享會“All in 2025人力資源服務展“首日開幕,作為跟蹤人力資源行業發展趨勢多年的記者,帶著2023年上海展會、2024年兩屆(北京+上海)、2025年北京展會的采訪筆記,試圖從現場捕捉的細節中發現人力資源行業的真實變遷。在進入專業展商聚集的展區前,記者在現場找到了展會主辦的工作人員(以下由L女士指代),初步厘清了本屆展會的一些脈絡。


上圖均來自主辦方發布的all in 人力資源服務展(上海站)現場圖集
主辦方視角:展會三年迭代,展位自選折射市場變化
"智享會的all in 人力資源服務展是2023年首屆在上海召開的,如今已經是第三屆第五場了,2024年和2025年都分別在北京和上海各召開了一場。今年展會吸引了150余家人力資源行業優質的服務商參展,這一數字較往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相比于前兩年,今年參展商結構呈現了一些顯著的變化,但我們不劃分展區,展位完全由展商按繳費順序自主選擇。"L女士介紹。從2023年到2025年,感覺到All in展會的參展商,傳統的技術型軟件廠商的占比相較于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商占比已經有了下降的趨勢。其中,提供"技術+服務"整合方案的廠商增加了,其中可以提供AI技術的供應商從2025年開始明顯有“雨后春筍“的趨勢。"這與整個行業結構高度吻合,根據某財經平臺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人力資源外包市場規模約2.13萬億元,預計2028年將突破4萬億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為13.83%。"
與此同時,到場觀展的觀眾構成也同步發生著變化,從2023年到現在,由人力資源部門來單獨觀展的占比在慢慢下降,更多企業會選擇技術部門與人力資源聯合觀展,這個比例可能能達到四成以上。而且企業越來越重視人力資源服務的業務價值轉化。"L女士解釋道。為驗證這些數據的客觀性,記者仔細比對了智享會官方發布的2023-2024年參展報告,發現廠商結構變化趨勢與L女士描述一致。同時隨機詢問了10位入場觀眾,其中6位來自復合型團隊,與之前介紹的比例基本吻合——初步判斷主辦方對于信息的分析是理性且科學的。
隨機走訪:遇見連續三年參展的萬古科技
上午11時,記者在展會人氣明顯旺盛的“薪酬與福利主題會場“門口隨機觀察人流量時,被旁邊展臺前的咨詢人群吸引:工作人員正坐在電腦前為幾位企業代表演示HR軟件系統的功能,旁邊還站著幾位人員在咨詢人力外包服務,背后的展板上醒目寫著“eHR系統&人力外包”的slogan,這和記者之前了解到的廠商開始提供"技術+服務"整合方案的趨勢不謀而合。通過和展臺的工作人員交流,知道他們已經"連續三年(五屆)參展"。記者翻閱資料,發現2023年9月的首屆展會時也曾在類似的區域訪問過這家企業,便決定以隨機采訪的方式,深入了解其三年參展經歷,同時驗證此前獲取的行業信息。以下為了便于描述,這家企業簡稱其為“萬古科技”,而這位被采訪人,均以J女士指代。

上圖為J女士在介紹萬古科技主要產品和服務體系
核實點1:業務重心是否仍以eHR系統為主?
"第一年我們主要是展示產品功能,第二年我們開始提供行業解決方案,今年我們更注重與客戶、同行共建人力資源服務生態。"回顧三年參展歷程,J女士總結道。這與記者2023年的采訪筆記高度吻合——當時其展位完全聚焦Vantop系統的人事、考勤、薪酬等模塊。來自其他媒體2025年的報道也顯示,萬古科技作為"國內知名的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核心業務仍是eHR系統,人力外包服務由旗下怡和泰信等專業公司承接。記者現場觀察發現,萬古科技展臺的主要展示面積仍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包括準備了專門的演示系統針對制造企業的復雜排班功能和多地區合規管理等模塊。而針對人力外包業務的咨詢,主要由現場的顧問進行專業解答,這可能和人力外包服務的特點密不可分,也與J女士所說"人力系統是根本,人力外包是補充"的定位一致。
核實點2:本次展會的eHR系統詢問率是否高于北京展?
"經您這么一提醒,好像確實是有這個趨勢的。“J女士打開手機查看并分享了他們的統計數據:“今年上海展對eHR系統的詢問率比我們6月參加的北京展高出約30%,截至中午已有3家企業現場看過系統,甚至申請了試用。今天上午的53條有效咨詢中,42條聚焦eHR系統功能,占比大約是80%左右。”她找到一個現場準備的計算器小禮品一邊算一邊說:“而北京展同期數據顯示系統咨詢占比差不多是一半左右。”這一現象在其他媒體公布的,關于2025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案例介紹中可找到類似的印證——傳統制造企業尤其重視eHR系統的試用體驗,通過實際操作驗證系統對復雜排班、考勤追蹤等行業特殊需求的適配性。上海作為制造業密集地區,這種需求更為突出。記者現場見證了某制造型企業人力資源和技術團隊試用萬古系統的考勤模塊,重點測試了倒班規則設置和工時自動核算功能。

上圖為萬古科技展臺前正在觀看系統演示和咨詢外包業務的參會者
核實點3:2025年新增人力外包展示是否基于企業發展重心調整?
當J女士提到2025年開始加入外包服務展示""時,記者抽空查閱了萬古科技官網的相關動態:2023年確實有"正式推出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新聞公告;2025年3月參加汽車產業人力資源大會時,首次展示了"系統+外包"的綜合方案,但仍以eHR系統為核心。"我們的人力外包服務涵蓋人事代理、靈活用工等品類,但其中有一個測重點在在于HR系統如何與人力外包服務協同。"J女士遞來的資料顯示,其外包業務的客戶有一部分來自使用過HR軟件系統的老客戶,2024年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收入同比增長了不少(具體數據不方便透漏),但就企業整體而言,人力外包業務的比重絕對值仍遠遠低于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業務。這與前文提到的"2023年我國人力資源外包的市場規模約二萬億元,預計五年后(到2028年)將突破四萬億元,這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大概為13.83%"的行業數據形成呼應。但不可忽視的一個現象是,人力資源外包業務雖增長迅速,但人力資源的數字化轉型仍然是不少企業當下相關工作的重點之一,這也從現場的觀察中可以得到類似的佐證。"
核實點4:本次提供eHR系統的現場試用是否有行業針對性?
J女士表示現場試用并非個例,而且大部分行業在采購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前都會要求試用,這其中以業務要求復雜的行業為甚,例如制造業就比較看重考勤排班。有其他企業的相關報告曾詳細記錄了制造型企業通過現場試用驗證HR軟件系統適配性的選型策略——通過試用HR系統來驗證數據整合能力及易用性,同時與供應商現有的客戶溝通經驗。記者現場采訪的某制造企業HR經理表示:"復雜排班功能必須上手試,否則不知道是否適合我們的多班倒的堪稱地獄級的復雜排班模式。"萬古科技提供的數據顯示,其人資系統在制造型企業的現場試用通過率,主要取決于測試點的效果,一般集中在考勤規則配置、薪酬公式自定義和跨地區數據匯總等功能上。本次設置的現場試用系統與上海及周邊地區制造業聚集的產業特點高度相關。至于試用后的具體通過率,J女士笑了笑表示:“這就屬于企業機密了,不便透漏,還請理解。”
核實點5:三年參展策略變化是否是順應了行業發展的趨勢?
對比萬古科技2023-2025年的參展資料,可清晰看到其策略演變:2023年純系統功能展示→2024年增加客戶案例分享→2025年HR軟件系統為主+人力外包協同展示。這種變化既符合主辦方數據顯示的"技術+服務"整合趨勢,也體現了企業需求從單一工具向綜合解決方案的轉變。J女士一再強調"系統是骨架,服務是血肉"的比喻,與某專業咨詢機構發布的"技術賦能服務"的行業判斷一致。J女士表示:“人力資源行業發展的趨勢,確實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方向,例如2025年大勢發展的AI技術,我們也有大量的投入和研究,并推出了相關的產品。包括之前已經推出的大數據分析,云技術等都是在緊扣著行業需求。再例如這幾年開始加入外包服務,除了客戶需求的導向外,肯定也是和行業的發展趨勢密不可分的。但無論怎么發展,為客戶提供更符合時代趨勢的產品和服務,才是我們的核心訴求,也希望能一直緊跟趨勢,甚至能引領趨勢。”記者查詢其獲得的人力資源行業相關的數字化轉型大獎、客戶滿意度大獎等獎項也佐證了這種轉型路徑的市場認可度。

上圖為主辦方拍攝的萬古科技的展臺及工作人員
記者結語:從人力資源服務展的變遷看清行業變化軌跡
結束對萬古科技的采訪時,已是9月16日下午。記者翻著三年來的采訪筆記,發現一個清晰的邏輯:萬古科技的展位一直圍繞著他們重點關注模塊的區域在展開,例如2023年和2025年他們同時選擇了“薪酬與福利會場”的門口。J女士向記者展示了她剛從主辦方手里領到的““2025薪酬管理與核算系統HR甄選供應商”的獎杯,說:“6年了,每年都很努力去申請這個獎杯,我們非常開心能獲得行業的認可。”據悉,9月17日,萬古科技還將領取另一尊關于本地部署eHR系統的獎杯,到記者發稿時,他們應該已經雙獎在手。萬古科技的展品從純eHR系統到"系統+外包"組合,咨詢焦點從功能實現到價值創造,恰好與展會廠商結構變化、觀眾需求升級、行業外包占比的大趨勢形成呼應,但始終保持eHR系統的核心地位。這種"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既證明了萬古科技對行業趨勢的敏銳把握,也通過多方面的信息交叉驗證(主辦方數據、公開報告、行業案例、現場觀察)確認了其表述的真實性。從首屆展會到如今,人力資源行業的技術底色從未改變,只是在服務形態上更加豐富——而像萬古科技這樣的企業參展軌跡,正是這種演變的最佳注腳。記者也由衷地希望,到明年,能看到人力資源行業整體都越來越好。
申請創業報道,分享創業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業新機遇!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20-183651-0.html直擊2025上海人力資源服務展:從萬古科技三年參展軌跡看人力資源行業發展趨勢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