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科大訊飛有員工加班猝死的消息在社交媒體流傳。據網絡流傳的消息,離世的員工系科大訊飛高級測試,年齡只有38歲。
同日,有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科大訊飛發布內部通報,確認近期有一名員工因病去世。
知情人士提供的內部通報內容
現在,年輕人猝死在工位的新聞越來越多,突然地失去意識、停止呼吸和心跳,這些猝死癥狀 70%~80%都是心臟原因導致的。
猝死,離我們并不遙遠,一些平日里不注意的生活習慣,一兩次可能沒什么,但隨著一點點積累,就會不斷向危險的一刻靠近。
這10個容易誘發心臟性猝死的生活習慣,趕緊來看看你“中槍”了嗎!
過量、不規律飲食
很多人總覺得工作已經夠累了,不要再讓吃不飽這件事來折磨自己了,所以一到吃飯的時候就容易“過量”。
但其實如果我們吃太多,胃腸消化食物的負擔就會變重,會需要更多的血液來幫忙。當心臟意識到身體的命令,會超負荷工作,所消耗的心臟血液大于供應的血液,易導致心肌缺血。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喜歡吃油炸食品,它里面的大量油脂,容易導致血脂升高,出現斑塊、血栓,甚至心肌梗死。
按照年輕人的生活習慣,“酒肉穿腸過”是家常便飯。過量飲酒會引起心率加快,導致血壓升高,進而誘發心律失常。
所以在飲食方面,我們需要做到每餐七分飽,感覺還能再吃一頓時,就不吃了。能不喝酒就不喝酒。
另外,肥胖可能增加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發生風險,該疾病正是猝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建議大家平常應該適當鍛煉,運動不僅能幫助我們保持體重,還能改善人體的呼吸和循環系統,避免猝死的發生。
排便太用力
排便時過于用力腹壓會升高,血壓迅速上升,增加心臟負擔,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
大便不暢,可以嘗試使用開塞露或者食用乳果糖,預防便秘,平時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的飲食結構,避免吃較為油膩性的食物,也要避免吃辛辣的食物,吃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能夠促進胃腸道的消化蠕動。
壓力過大
連續加班、長期壓力過大或長期處于興奮狀態都會增加心臟負荷,容易引發心臟病發作,增加死亡風險。
年輕人猝死主要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比如應酬過多、壓力過大、長期熬夜、過度勞累、過度運動等。
當機體過度勞累時,交感神經會一直處于興奮的狀態,同時大量血管活性物質分泌,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由于血管變細,一方面心臟將血液壓打入血管中變得困難,另一方面血管也會承受巨大的沖擊力。久而久之,心臟和血管都會嚴重受損,發生急性及心梗死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長時間洗澡、泡澡
洗澡時水溫過高會加快體內血液循環速度,導致心率異常。另外,洗澡時間過長,也會因為身處密閉空間,空氣不流通,導致胸悶、心慌、心臟不舒服。
所以應避免在剛吃飽或者餓肚子的時候洗澡,洗澡水溫控制在 35~38 度以內,時間控制在 20 分鐘以內;年紀較大的人好由年輕人幫著洗。
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容易出現血壓突然升高、心率過快、心肌缺血的癥狀,同時也容易使得本來就有心腦血管病的人誘發心肌梗死。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在運動時建議選擇一些溫和的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等,每次運動時間不超過一小時,一旦在運動中出現胸悶、氣短等不適現象,立即停止休息。
出現極端情緒
當人在極度悲傷和憤怒時,有可能會出現胸痛、氣短、胸悶等癥狀,醫學上叫“心碎綜合癥”。
平常要放寬心,注意多休息,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生氣。
久坐不動
看電視、玩手機、工作......如果久坐不動,血液流動緩慢,容易造成血栓,一旦脫落,就會阻塞大腦、心肺血管,導致猝死。
建議每坐三十分鐘就起來活動一下,穿寬松舒適的衣物,多喝水、多上廁所,多多活動手腳。
迅速起床
當你被鬧鐘叫醒,在半夢半醒時從床上忽然坐起來,快速呼吸、心跳都會加速血液流動,這對心血管的考驗很大,如果突然坐起來或者馬上下地站立,心臟容易受傷,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
所以在早晨蘇醒時,不要著急起床,可以簡單伸個懶腰再慢慢坐起來,再慢慢下床。
睡覺打呼嚕
睡覺打呼嚕不一定是睡得香,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表現,這時候,大腦、心臟等器官缺氧,容易誘發夜間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梗。
建議經常被呼嚕憋醒的人去醫院呼吸科進行檢查。
極端天氣
極端氣溫主要指冬夏兩季,當遭遇寒潮或者高溫預警時,老人及高血壓、冠心病人群要減少外出,在家里可以適時開啟空調調節溫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如果出現心臟不適等癥狀,及時就醫。
以上10個常見的生活場景正在慢慢危害我們的心臟。
那么,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警惕,哪些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避免以上10 種情況呢?
1、曾經有過心跳驟停但被搶救成功的人
2、家中有猝死患者的人
3、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4.長期大量抽煙、飲酒的人
保護心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成為自己心臟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7-94950-0.html知名公司員工接連猝死去世!這10件心臟怕的事 很多人可能每天都在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