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積極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通過政策幫扶和技術支持,激發企業發展新動能。圖為12月11日,在石家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環建設集團鋼結構生產基地,工人進行鋼構件產品焊接作業。
張曉峰攝(人民視覺)
12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以來國家高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關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在會上介紹,國家高新區設立35年來,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成為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高成長企業和高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為我國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前三季度發展總體向好,壓艙石作用顯著
今年以來,國家高新區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加大項目投資建設力度,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高新”動力,178家國家高新區前三季度發展總體向好。
經濟發展量質齊升,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2.3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11%,占全國比重為13.50%。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實現營業收入37.66萬億元,同比增長4.22%,實現利潤總額3.32萬億元,經濟運行持續企穩。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實體經濟壓艙石作用顯著。國家高新區工業經濟整體頂住下行壓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實現工業總產值23.49萬億元,同比增長2.6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連續4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企穩回升態勢明顯。前三季度,東部70家國家高新區、中部49家國家高新區工業生產恢復較好,工業總產值同比分別增長2.88%、3.74%。
市場主體大幅增長,重大產業項目加速落地。國家高新區不斷優化企業營商環境,市場主體培育取得顯著成效。前三季度,國家高新區新注冊企業57.63萬家,占全國新注冊企業的22%,同比增長18.59%,其中民營企業占比超過96%。同時,各國家高新區加大產業項目投資建設力度,新能源、光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一批重大項目加快落地。
綜合實力快速提升,成穩增長重要引擎
截至今年11月,國家高新區總數達178家,依托66家國家高新區建設了23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近年來,國家高新區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對接,綜合實力快速提升。
發揮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作用,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2022年,國家高新區GDP達到17.3萬億元,創造了全國14.3%的GDP,貢獻了全國13.6%的稅收。今年1至9月,園區GDP達到12.3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11%。
培育壯大高科技產業集群,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基石。中關村新一代信息技術、武漢東湖光電子、張江集成電路產業的規模分別占到全國的17%、50%和35%。支撐建設了38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了1/3的高新技術企業、2/3的科創板上市企業。
據介紹,國家高新區聚集了近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78%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從研發投入看,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超萬億元,占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近一半。從成果產出看,國家高新區企業擁有發明專利占全國接近一半;智能機器人、衛星導航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在高新區加速產業化,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個量子通信衛星等均誕生在高新區。
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成為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主要陣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全國1/4的國家高新區。東部地區地級市國家高新區覆蓋率已達71%,中部地區地級市覆蓋率已達59%。
聚焦數字技術創新,推動數字化轉型
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國家高新區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元宇宙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數字化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超13萬億元,占國家高新區總營業收入的比重超1/4,占全國數字經濟總量近三成;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等電子信息類產業營業收入占全國比重超過40%。
產業數字化轉型成效明顯。國家高新區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推動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支持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大力培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供應商。
數字化園區建設持續推進。約50%的國家高新區部署數字園區、智慧城市建設,設立數字產業促進機構等推動數字經濟發展,超過60%的高新區已經建成城市級數據中心,近70%的高新區建設了大數據平臺和政務信息共享平臺,超過80%的高新區建設了城市級云計算平臺。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李有平表示,國家高新區將聚焦數字技術創新,加快推進園區數字化建設和治理步伐。“一是加強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加大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開放力度。二是深入建設數字園區,適度超前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提升園區數字化治理能力。三是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工業互聯網規模應用,深化‘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培育‘數字領航’企業、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崩钣衅秸f。(記者 徐佩玉)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6-44170-0.html為實體經濟注入“高新”動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跨境電商發展更具新活力
下一篇: 充分發揮先進制造業集群作用